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领导者的邓小平,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在中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同共产主义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理论体系也是一种社会理想。它是马克思主义构想的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的当代表现和实现形态,是中国未来一定时期内指导和规范人们历史活动实际展开的社会理想。本文旨在从社会认识论的角度阐述对这一社会理想的理解。 文章首先从邓小平社会理想形成的现实要求出发,系统分析了当时的中国实际国情,在当时,国内各种社会主义错误观念盛行,深深的阻碍着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而此时的国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潮流,科技革命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与国内趋向停滞的低水平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不得不反思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系统提出了自己的要在中国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并以此来指导社会建设。文章重点从社会理想的角度分析了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容,内容可以分为互相联系的四个组成部分:(1)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2)社会主义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对中国未来社会的理想建构;(4)提出了实现社会理想的具体道路和途径。再总结了邓小平社会理想观的基本特征,最后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实际,探讨了邓小平的社会理想观对指导当今社会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