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雷技术改造措施如果针对性不强,技术经济性不高,则难以发挥真实的效用,因此,工程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全面分析电网雷害各影响因子的重要程度的方法来进行评估。多年来岳阳供电公司持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输电线路防雷技术研究和改造治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对于已实施的防雷措施的有效性,有必要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以指导下一步的防雷治理工作。论文结合岳阳地区的详细季节、地貌、雷电的各项指标相关数据和高压输电线路雷电流检测的实际特点,以线路走廊网格法为分析方法,分析岳阳地区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改造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从岳阳的地形地貌以及岳阳地区强对流天气和近几年来的雷电活动情况、线路雷击故障为基础进行高压线路跳闸率的分析,充分分析各类因素对线路跳闸率高低的影响,并以岳阳地区的雷击情况结合线路塔型、地形、弧高等因素,分析了雷击引起线路故障停运的主要原因,探讨差异化防雷对线路跳闸的降低的可能性;其次,针对岳阳地区受雷害较严重的220kV依坦线展开差异化防雷性能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通过收集依坦线的沿线雷电活动情况、雷击线路路径、跳闸记录、杆塔结构、地形地貌、防雷措施等资料,从绝缘子、接地地阻、档距、避雷器保护角这四方面数据增减产生的详细的实验数据进行充分探讨,应用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技术,对该线路的雷电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提出线路细致、真实的雷电参数,并综合考虑绝缘特征、线路的地形地貌特征等因素,对线路逐基杆塔进行防雷计算和防雷改造,得到每基杆塔的雷击跳闸率和防雷效果。最后,对岳阳电网开展差异化防雷改造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明确差异化防雷的治理策略,指出防雷治理的重点,使各种防雷措施能够经济有效地实施。 综合研究表明,运用差异化防雷技术对220kV依坦线进行防雷改造,能够保障防雷措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最终实现降低雷击跳闸率和提高线路耐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