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学校面临新的机遇,进一步完善教育资源和提升校园环境,建设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更加重要和迫在眉睫,它关系到了国家教育事业和本地区经济全面持久的发展。本文参考国内外诸多文献及经过实地调研,从山西地区地域环境特点和师生的心理行为特点出发,综合自然因素、文化背景、公共开放空间,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分析当前大学校园公共景观环境,探讨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地域环境文化和校园环境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校园景观设计中应充分体现生态性、地域性和场所性。以山西地区地域环境为基础,以景观规划理论为依据,以景观生态学思想为指导,综合分析景观各组景元素之间和空间关系之间的关系,研究探讨山西地区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要点,结合气候特点、植被因素、水文因素、人文因素等,提出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应该以构建植物景观为手段,营造生态环境和文化意境,最终得出山西地区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结论如下:高校校园景观环境设计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次要遵循文化地域性原则,它包括了学校的人文精神和地区历史人文环境,另外还要坚持景观生态性原则、生态景观多样性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期构建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方法上,应合理安排水体、植物、景观小品、地形等组景元素之间的关系,注重道路网络的合理布置,以及环境色彩的影响,对入口区、教学区、生活区、游憩活动区等各功能区,应依据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师生的行为规律进行设计,从而营造丰富多样的校园景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