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索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状态;2、探讨SSc患者外周血CD4~+调节性T(Treg)细胞和Th17细胞亚群与其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3、探索短期小剂量白介素-2(IL-2)对SSc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平衡的作用。方法:收集54例SSc患者与30例健康人作为受试者。所有SSc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13年ACR/EULAR系统性硬化病分类标准,并排除有感染、肿瘤者及合并有RA、SLE、MCTD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者,以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使用具有一定数量磁珠的BD Trucount TM管确定外周血中总CD4~+T细胞的绝对计数,然后计算Th17细胞和CD4~+Treg细胞的绝对数量。研究内容分四部分:1、将54例SSc患者与3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异同;将54例病例组分为初诊组29例(入组时未经治疗)和复诊组(入组时已进行治疗)25例,并纳入健康受试者,比较三组受试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异同。2、计算54例SSc患者的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 Rss)、修订的EUSTAR指数、Medsger严重度评分(MSS);根据EUSTAR指数评分是否≥2.5分,将54例SSc患者分为非活动组(23例)和活动组(31例),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外周血CD4~+Treg和Th17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同;分析SSc患者外周血CD4~+Treg和Th17淋巴细胞亚群与其mRss评分、EUSTAR指数评分及MSS评分的相关性。3、将54例SSc患者根据不同治疗分为病例A组(28例)和病例B组(26例)。病例A组患者近1年内使用了小剂量糖皮质激素(GCS)、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羟氯喹;病例B组患者近1年内在使用了A组相同药物的基础上,还使用了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CTX)、甲氨蝶呤(MTX)、来氟米特(LEF)或吗替麦考酚酯(MMF),分别比较各组间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异同。4、在54例病例组中又选取了21例患者,其中含有病例A组14例和病例B组7例,其在使用标准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或联合使用)的基础上,分别加用小剂量IL-2短期治疗(50WIU,皮下注射,连用5天),检测IL-2治疗前与治疗后SSc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包括Th1、Th2、Th17、Treg的百分比及绝对计数的测定。5、使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如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用Independent-Samples 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在不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的前提下,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统计结果假设检验的水准均定为α=0.05,P<0.05(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Spearman’s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SSc病例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绝对计数较健康受试者明显降低,而Th2%及Th17/Treg的比值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三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5和0.008)。初诊组和复诊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绝对计数较健康受试者均明显降低,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9和0.02);与复诊组患者相比,初诊组患者、健康受试者外周血中Th17%及Th17/Treg细胞比值均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03、0.007和0.013、0.005);初诊组、复诊组患者中Th2%(P值分别为0.024、0.02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余数值间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非活动组和活动组SS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绝对计数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和0.037),且Th2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17和0.032)。血沉与SSc患者皮肤mRSS评分、疾病活动及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76,P=0.043)、(r=0.679,P<0.001)、(r=0.39,P=0.004);且CD4~+Treg细胞百分比与SSc病程长短(r=0.308,P=0.023)及疾病严重程度(r=0.294,P=0.031)呈正相关。但SSc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绝对计数及百分比均与皮肤mRSS评分、疾病活动无相关性。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A组与病例B组SSc患者外周血Th2细胞百分比(P值分别为0.008、0.035)明显升高;且CD4~+CD25~+FOXP3~+Treg绝对计数(P值分别为0.005、0.004)显著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其在病例A组与病例B组两组患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病例A组患者相比,病例B组SS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百分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04、0.006),而Th17/Treg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1、0.037)。在病例B组SSc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绝对计数较病例A组患者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11)。4、SSc患者经短期小剂量IL-2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绝对计数及其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01和0.041),且Th17/Treg的比值明显降低(P<0.001);虽外周血Th2及Th17细胞计数均较IL-2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地升高,但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1、SSc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减少,表明SSc发病与Treg细胞减少有关。2、使用免疫抑制剂的SS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有减少趋势。3、短期小剂量IL-2的使用能明显增加SSc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从而恢复Th17/Treg细胞的平衡,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