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联结工程与哲学的纽带,社会工程哲学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工程是人们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活动。社会工程的主旨在于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程通过对社会的改造,构建出一个适合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新的社会模式、社会制度、社会体制和社会运行机制,而实现这些环节的前提是形成新模式的设计方案。社会工程设计是社会工程活动的核心环节,它不仅决定着社会目标,同时也对人的社会行为、价值观念、活动方式、社会效应起着决定性的意义。
现阶段,随着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就业难、三农问题、社会保障滞后、教育不平等、党群关系紧张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出现,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制度建设。当前,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制度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现行制度还不能有效解决社会变革中的各种利益矛盾,还不能完全胜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所以,若能运用社会工程思维对和谐社会的制度建设进行设计,并在哲学层面上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势必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重大的意义和社会影响。
文章从社会工程哲学入手,以和谐社会制度建设为例,阐明和谐社会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而且系统的社会工程;在运用社会工程思维对和谐社会制度进行设计方面,提出了社会工程设计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人文性、协调性和整合性等原则;在运用社会工程思维对和谐社会的制度进行设计创新的途径方面,应当从物质保障、公共参与、设计主体、评估体系、社会体制等五个方面加以实施。社会工程具有导向、组织、保障和改造的社会功能,为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社会和谐也为社会工程的设计、制定和实施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因此,社会工程设计创新对构建和谐社会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现实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