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徽式民居的历史发展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ih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居是指普通民众的居住建筑,其往往使用传统材料、采用传统方式建造,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区域历史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因而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徽式民居是徽州地区的典型民居建筑,徽式民居在成型过程中,受到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因素和人文观念因素的影响,在布局、造型、装饰、功能等方面自成一格。明清之际,随着徽州移民和商业集团的崛起,徽式民居建筑开始向外传播。本文以陕南徽式民居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查的资料、方志、官方典籍、族谱等文献资料,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等诸多交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对陕南徽式民居的地域分异情况和形成机制进行探讨。暨从徽式民居出发,研究徽式民居的建筑特征、陕南徽式民居遗存,对比本土徽式民居与陕南徽式民居的异同与形成机制,梳理陕南徽州移民史,最后总结陕南徽式民居的发展过程及其建筑特点。总的来说,徽式民居在陕南的诞生与明清川陕大移民政策,以及明清之际发展到顶峰状态的徽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徽式民居对陕南民居建筑的影响也是多方位的:建筑的外部造型、内部装饰、宅基地的选址等等。不同地域建筑风格不同,建筑的构造、装饰、用料皆不同,这主要是受到当地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是中国传统地方民居建筑的营造的首要准则,要求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这种思想作用在建筑中,是指建筑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徽式民居中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建筑选址上,看重风水,采用徽州当地最常见的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房屋设计、房屋装饰都呼应当地的气候人文环境。徽式民居在江南诞生、发展、成熟,后传入陕南,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复制移植的过程,而是复杂的建筑风格的转换。陕南徽式民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徽式民居对陕南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影响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得徽式民居在陕南有了新的艺术特征和建筑形式。
其他文献
上世纪40年代初期,地处华北的晋冀鲁豫边区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与日寇的进攻、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交互作用,面临着极度的困难。广大妇女在这场天灾与人祸相互作用而造成的严重困
变压器作为当代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是整个电厂系统运行稳定的关键。所以,变压器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必须及时对其处理和维护。基于此,对变压器运行异常进行了研究
为研究全直钢管桩码头的损伤演化规律,采用欧进萍地震损伤模型量化码头钢管桩的损伤程度,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码头排架结构的计算模型,分析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