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绿道,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场所,需要在城市建设的同时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使之不仅能满足人们游憩、休闲、运动和交往等多种需求,更能有效连接各自然区域,避免栖息地的丧失、生物种群单一化,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目的。绿道,分为滨河绿道、休闲绿道、生态绿道、景观或历史绿道、综合型绿道网络。其中,城市中的滨河绿道依托城市河流而建,成为连接公园、庇护所、居民点和绿道的中枢,是众多绿道类型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人们使用率最高,生物种类丰富,景观效益最佳的绿道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在滨河绿道建设、滨水区开发以及河流生态恢复方面启蒙较晚,在滨水空间的开发、决策和实践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改善滨水空间的生态环境,营造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和良好使用感受的滨河绿道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归纳分析法,对国内外滨河绿道发展过程进行梳理,通过相关学科理论的分析界定滨河绿道的研究范围,提炼滨河绿道构成要素,寻找适用于我国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方法。论文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和更新设计三个部分。首先,通过对滨河绿道发展进程、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分析总结了滨河绿道的基本机构与要素;其次,通过对国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与国内两个典型案例进行的对比,分析国内外滨河绿道在理论基础、前期准备、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区别,然后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划设计原则、流程方法与具体的规划设计内容(包括滨河绿道功能结构、空间范围的确定;土地调控、防灾减灾、交通系统、生态修复等);最后,以自贡釜溪河滨河绿道为实践对象,基于前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分析,在实地踏勘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提出其现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运用本文所提出的滨河绿道规划设计原则、流程方法和具体的设计手法进行更新设计,力争有效地改善现状问题,从而验证研究成果的科学合理性。希望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为我国城市滨河绿道建设提供到一定的参考,从而避免过去滨河绿道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误区。望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能有更多学者加入到城市滨河绿道的研究,对本研究提出的原则、流程和方法体进行补充、修正,为我国的城市滨河绿道建设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