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肽识别基因的水溶性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Cu2+与H2S的检测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shi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响应快、灵敏度和选择性高的优点,在分析检测和生物成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其设计合成已成了热门的研究领域。铜离子和H2S分子均为环境中和生物体内重要的物质。目前响应的荧光探针常存在水溶性以及特异性差等问题。本论文针对该问题,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分子,具体内容如下:  (1)引入由纯天然氨基酸组成的三肽Gly-Gly-His(GGH)为铜离子识别基团,该三肽具有水溶性好,对铜离子特异性强。以氨基酸Trp为荧光信号基团,采用固相合成法得到了铜离子探针Trp-Gly-Gly-His(WGGH)。由于铜离子的荧光淬灭效应,在探针WGGH中识别基团与铜离子结合后会导致Trp的荧光发生淬灭。从而能实现对铜离子的on-off型响应。该探针具有响应速度快、水溶性好、检测窗口宽、检测限低以及选择性好等特点。其荧光强度与铜离子浓度的对数在10-1000n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5nM。  (2)在工作(1)基础上,将具有较长发射波长的香豆素荧光骨架与铜离子识别基团GGH通过固相法偶联,合成了荧光探针分子C-GGH。该探针分子同样具有响应速度快、水溶性好以及高选择性等特点。其对铜离子的响应平衡时间小于一分钟,检测范围为1-20μM,检测限为0.28μM。进一步,以C-GGH-Cu2+复合物为探针分子,利用S2-对Cu2+的强亲和性,实现了对H2S的检测,其对H2S的检测范围为4-20μM,检测限为0.47μM。由于探针C-GGH-Cu2+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细胞膜透过性,利用探针C-GGH-Cu2+成功实现了对Hela细胞的H2S的荧光成像。
其他文献
分离粗汽油中的芳香烃和烷烃是石油工业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正辛烷和对二甲苯是汽油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常见分离方法有精馏及液-液萃取。本文研究了三种吡啶类亲水性离子液体:[EPy][EtSO4](1-乙基吡啶硫酸乙酯)、[Empy][EtSO4](1-乙基-3-甲基吡啶硫酸乙酯)、[Mpy][MeSO4](1-乙基吡啶硫酸甲酯)用于萃取分离对二甲苯/正辛烷体系的液-液相平衡。研究首先合成了三种亲水性吡
一  那双眼是你最先注意到的(图1)。它们看起来有点怪。不全然是眼神失焦,更是一种空洞。  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大对劲。太相似了,左眼和右眼。侧脸四分之三时,眼睛不该是这样的吧?  还有那只手。确实有些小。食指也未免太长了点。而且,它到底在指什么?  真正出人意料的是,连头发也成了问题。除了那些细长的烦恼丝,垂在他脸孔左侧的还有什么?就算帽子有流苏,也不可能垂在他的头发之前。  草率到这等程度,确
水稻种子休眠性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与穗发芽抗性直接相关,关系到稻米品质和稻种质量。在水稻常规育种中,近年利用籼粳交培育的高产品种也大多有容易发生穗发芽的缺点,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