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正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换,这意味着在宏观经济调控中间接的货币政策调控将会越来越重要。而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货币政策传播的渠道是否畅通。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目标,分别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定性方面,首先介绍货币传导的相关理论,然后把货币传导渠道分为货币渠道(利率渠道、汇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和信用渠道(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在定量方面,建立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产出、最后加入货币供应量的六变量的VAR模型,文章分前后两个时段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比较各个渠道的在传导中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资产价格渠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将继续是货币政策传播渠道中的重要渠道,信贷渠道逐渐显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汇率渠道在货币传导渠道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利率渠道的传导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最后就分析的结果提出建议:完善金融市场功能需要逐步疏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利率变化的传递机制,使利率随市场的变化敏感而迅速的在子市场中反应出来,达到通过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目的;其次,鉴于现阶段我国的汇率制度选择既优于固定汇率制度也优于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在资本账户开放后,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这种汇率制度;另外,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以人为本,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完善和发展资本市场,发展股票市场,逐步发挥其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完善国债市场,充分发挥其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