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备银杏叶提取物,评价其抗血栓作用和长期毒性。方法①采用无水乙醇渗漉法制备得到银杏叶提取物:②制作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评价自制银杏叶提取物的抗血栓形成作用:③根据国家新药长期毒性实验指导原则和先前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的口服给药剂量大干5g/Kg仍未产生毒性反应和死亡的结果,本实验选用2个高于临床拟用剂量30倍和120倍的剂量组,进行“限度实验”。大鼠的平均治疗剂量34mg/kg,30倍限度剂量为1030mg/kg,120倍限度剂量为4120mg/kg。将大鼠先按性别分组,再按体重差别最小原则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3组,每组30只。低、高两个剂量组分别按1.03g/kg体重/d和4.12g/kg体重/d给大鼠灌胃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进行长期毒性研究。连续给药24周。在给药期间,进行一般综合指标观察,死亡动物,及时进行解剖,观察。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解剖后,计算脏器系数,对动物的主要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抗血栓试验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栓湿重和干重(P<0.01)高、低剂量组血栓模型血栓湿重抑制率分别为47.6%和23.6%,血栓干重抑制率分别为50%和9.4%,以高剂量组更为明显;在长期毒性试验的给药过程中,高、低剂量组动物毛色无光泽,食物摄入量显著减少,其他一般体征未见异常。解剖观察高、低剂量组大鼠的脏器系数不发生显著萎缩或退行性改变。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学指标有多项发生的改变。其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单核细胞百分比、嗜酸细胞百分比、嗜碱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容积和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p<0.01),而淋巴细胞百分比和血小板平均体积则显著增加(p<0.01);尿素、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和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显著下降(p<0.01);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p<0.01);血钾降低,血钠升高(p<0.01),血氯水平改变不显著(p>0.05)。长期应用并没有对大鼠造成可以检查出来的毒性影响。结论本工艺自制银杏叶提取物有抗血栓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可以显著改变多项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但并没有对大鼠脏器造成可以检查出来的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