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cRCC)和癌旁肾组织中直结肠癌缺失基因(Delet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Gene, DCC)的表达和相应组织中DC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情况,分析DC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学因素(性别、发病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有无大血管浸润)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观察其对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肾透明细胞癌中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DCC中表达之间的关联性,从而为研究DCC在肾透明细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提供相关线索。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超敏型S-P法)检测132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DC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通过DNA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检测50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情况,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在肾透明细胞癌中DCC蛋白的表达与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联性。结果:1、肾透明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DCC蛋白的表达情况DCC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39%,100.00%;DCC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较,肿瘤组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CC在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DCC的表达与TNM分期、病理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大血管浸润间存在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3、DCC在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在随访期间,44例患者(33.33%)死亡,随访时间是12个月至84个月,中位时间为60个月。Kaplan-Meier绘制DCC阳性与阴性生存曲线,Log-rank显示其生存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进一步行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DCC的表达情况、TNM分期、肿瘤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大血管浸润,是肾透明细胞癌的独立影响因子。4、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39/5078.0%)高于癌旁组织(11/5022.0%),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1)。5、肾透明细胞癌中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肾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TNM分期、病理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间存在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大血管浸润无关(P>0.05)。6、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DCC失表达与DC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关联性肾透明细胞癌中DCC蛋白失表达组的甲基化率(29/3096.6%)明显高于DCC表达组的甲基化(10/2050%),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DC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与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之间存在关联性(相关系数-0.552),在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增加时,会出现DCC表达的下调。结论:1、DC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确实存在表达缺失,且与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大血管浸润间存在相关性,提示DCC蛋白失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并且Cox生存分析提示DCC表达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通过检测肾透明细胞癌中DCC蛋白的表达有助于疾病诊断,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是肾透明细胞癌诊治和预后很有价值的生物学指标。2、肾透明细胞癌中存在高频率的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发生,且与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间存在相关性,提示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升高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检测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状态对提高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诊治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3、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肾透明细胞癌中DCC失表达的主要机制之一。DCC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与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之间存在关联性,DCC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增加时,会出现DCC表达的下调。本研究为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DCC基因有可能成为肿瘤新的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