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荆楚文化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背景,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全球化浪潮的袭击,不同文化间的矛盾与融合越来越普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在巩固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传承与发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因此研究大学生荆楚文化认同的现状具有现实意义。近年来,探讨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的文献开始增多,但是多数是从外显态度的视角出发。对于荆楚文化的研究则集中在哲学思辨上,而从心理学角度、内隐态度开展研究的很少,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大学生荆楚文化内隐认同的特点,本文共开展了四个研究:研究一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法(SC-IAT)探讨了大学生对荆楚文化的整体内隐认同特点。研究二根据荆楚文化分为荆楚物质文化和荆楚精神文化,选取内隐联想测验法(IAT)考察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的整体内隐认同特点。研究三按照荆楚物质文化分为生活饮食、民间服饰、历史文物、自然景观和遗址建筑的分类标准,选用情感错误归因法(AMP)考察大学生对不同类别荆楚物质文化的内隐认同特点。研究四从荆楚精神文化的性格特质这一层面入手,采用情感错误归因法(AMP)探讨大学生对湖北人性格特质的认同特点。本次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对荆楚文化持积极的内隐认同态度,且这种认同态度不存在性别、地域差异。(2)与荆楚精神文化相比,大学生对荆楚物质文化更认同,且这种认同态度不存在性别、地域差异。(3)大学生对不同类别荆楚物质文化的内隐认同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对生活饮食、自然景观和遗址建筑的认同较高,而对历史文物和民间服饰的认同较低,其中最认同生活饮食文化。这种认同态度不存在性别、地域差异。(4)大学生对湖北人的四个性格特质的内隐认同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对湖北人的四个性格特质的认同水平相当。且这种认同态度不存在性别、地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