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启动了农村居民医保领域的改革,农村医疗保险领域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既是一项社会福利制度,也是紧要的民生工程,其政策性很强,各地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并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看病问题,使新农合更有效地发挥农民健康权益保护伞的作用,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以河南省信阳市为研究对象来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信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从七大类、十八个指标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以权重,再进行综合评分,以发现信阳市新农合在运行中还存在哪些不足,进而探讨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本文第一章从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两方面进行了理论的梳理;第二章详细介绍了信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现状,本章节将查阅的资料和实地调查问卷的结果相结合,从参保情况、参合农民的受益情况、医疗资金使用情况、资金管理情况、新农合发展管理情况和统筹补偿方案的基本内容六个方面对信阳市新农合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介绍。第三章对信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本章根据易于操作和反映民意的原则选取了七个一级指标十八个二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信阳市新农合实施效果的总评分。第四章根据各个指标的评分情况发现信阳市新农合在实施中有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低、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条件差、人均筹资额过低和医院选择及转诊难度大这四个突出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新农合保障病种的范围小、报销药物目录范围小、分级诊疗加剧医疗负担;政府对农村医疗投入不足和基层人才的流失导致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条件差;政府医疗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缴费率低导致新农合人均筹资额过低。第五章从增加新农合保障范围、实行“三保合一”使城乡居民享有公平的医疗保障权益、建立基层医疗服务机构人员激励机制、适当提高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和解决医院选择转诊困难方面提出解决新农合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