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理论研究以云南省元阳地区哈尼族土掌房为对象,基于民居设计的视野从设计学角度综合建筑学、民俗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收集、个案举例、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哈尼族土掌房的设计现状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归纳整合,探讨其演变历程中所形成的的发展规律及设计理念。立足于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逻辑,可将本文结构分为如下四个部分:(1)本课题的研究起源,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宏观的梳理归纳,综合论述研究框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以土掌房历史轨迹的流变为线索,将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三种类型土掌房作为研究主体,通过绘制相关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图等,展开对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室内功能、营造法式、交往空间五个方面的深入探讨,在土掌房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深入解析其在演变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等多层因素的影响;(3)从设计学结合人机学的角度,对合院式土掌房在民居交往模式中半私密和半公共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解析其在居住空间中有效的价值意义,立意将传统土掌房中设计学的文化理论与现代城市住居实践相结合,为高层单元式住宅的设计提供一种创新性、可持续性的参考思路;(4)以云南省昆明市某现代单元式住宅小区进行实际考察和问卷访问,结合调研结果及前述理论研究,对单元式高层住宅中空间形式展开系统详实的设计分析和实践,重点对建筑的底层架空、栋内廊道、屋顶院落部分提出局部的设计构想,得出一套将哈尼族传统设计语言与当代城市住宅模式相结合的概念方案,旨在从实践层面论证上述论点。综上,哈尼族民居是社会生产力和民族文化互相影响并交融的产物,是云南传统民居集大成的体现。本文旨在从人、建筑、环境三重关系中提炼出哈尼族土掌房中所蕴含的优秀设计理念,并通过对建筑形制和空间交往模式的进一步探讨,从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民居传承的现实意义,继而探索一套有效的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方法相结合的设计,为当代城市住居提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