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纤维/棉交织医用敷料的开发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61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藻纤维以其优异的高吸湿性、成胶性和生物相容降解性在医用纺织品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出的海藻纤维医用敷料大多数是以非织造的加工方法制成,但这类敷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结痂问题、揭除后的凝胶清理问题及昂贵的价格,使其应用得到了限制,还不能得到普及。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海藻纤维/棉交织医用敷料,本敷料通过选取常规棉纱(经纱)与新开发的摩擦纺海藻纤维/棉包芯纱(纬纱)交织的方法制成,可以通过改变纬纱密度和包覆比来控制海藻纤维的用量。相对于非织造布敷料,本机织物敷料孔眼状的织物结构更有利于伤口渗液的排出,可以防止伤口积液过多而结痴,并且,当外层的海藻纤维成胶失去强力后,棉经纱和芯纱棉纤维继续为织物提供强力,便于使用后的揭除和清理。   本文首先分析了海藻纤维的纺纱性能和摩擦纺纱的特点,由于海藻纤维的强伸度小,可纺性差,不适于在纯棉纺或纯毛纺系统进行纺纱加工,利用摩擦纺纱机特殊的包芯纱加工方法以及对原料适应性广的特点,在摩擦纺纱机上开发海藻纤维产品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则研究开发出了以海藻纤维为主要包覆纤维、棉纤维为芯纱的摩擦纺包芯纱,并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纺纱速度、摩擦辊转速以及芯纱比例对纱线性能的影响,优选出海藻纤维摩擦包芯纱的纺纱工艺范围。   在成功开发出海藻纤维/棉包芯纱后,本文采用机织物的加工方法设计和生产出了新型医用敷料试样。为了研究织物基本组织参数变化对敷料性能的影响,本实验试样采用平纹、缎纹两种组织织造,通过不同纬密和不同纬纱芯比的配置,寻求对敷料性能影响的规律。同时,本文还对实验试样的理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平方米克重、体积重量、紧度、吸湿性、透湿性和透气性等,详细分析了纬纱密度、纬纱芯比和组织结构这三个因素变化对试样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缎纹组织的吸湿性、透气性和贴皮肤舒适性均优于于平纹组织,当试样采用8枚5飞纬面缎纹组织织造,纬纱密度取120(根/10cm)、纬纱芯比取50%时(缎纹4号试样),敷料性能最佳。并且,纬面缎纹组织贴皮肤面为海藻纤维纱线的双面结构,即发挥了海藻纤维特有的性质,又减少了海藻纤维用量。本新型敷料设计思路可行,实现了降低成本、满足医用性能的设计目的。
其他文献
期刊
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输送血液至全身的各级血管组成,其末梢微血管是唯一进行代谢物质交换的场所,为机体各器官提供营养物质,氧气及置换代谢产物CO2等,并传送出体外。微循环调节
液压驱动单元主要包括电机和液压泵等元器件,变频技术作为针对液压系统驱动单元能量效率提升的一种方法,对液压系统能量匹配损失有极大的遏制作用。但由于传统液压系统变频技术只考虑了液压驱动单元整体和负载的匹配,忽略了电机和液压泵自身的能量效率变化,节能效果有待提升。本文针对液压系统驱动单元整体能效提升的节能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变频异步电机驱动变量柱塞泵的驱动单元方案进行相关性能的探讨。首先,根据液压机动作特
以传统环锭纺为基础的一些新型纺纱技术生产的纱线,如环锭纺竹节纱、变支变捻纱等,因具有独特的纱线外观和性能,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产品也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但这些
汉麻纤维由于其手感柔软、无刺痒感,具有高吸湿性、抗菌抗霉性、抗静电性、抗紫外线、抗海水腐蚀和较好的声学性能等优良性能,已成为当今天然纤维的研究热点。   本文首先将
有机颜料分散性和润湿性较差,对纤维基本无亲和力,须借助大量粘合剂的连续成膜作用将其粘附到织物表面,因而往往会带来印制织物手感偏硬、耐摩擦牢度不高等问题。用粘合剂高
在织物表面镀金属膜,使织物既保留柔软、易弯曲等特性,还可以明显改变织物的表面特性,如抗静电、抗菌等。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纺织品表面镀制纳米级钛金属膜,探索溅射成膜的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消费潮流,生态纺织品的消费主导着纺织品、服装贸易发展方向。1992年,国际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