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电影导演菲利普·加瑞尔(Philippe Garrel)被称为“电影兰波”。纵观加瑞尔的电影生涯,可以发现其与法国诗人让·尼古拉·阿尔蒂尔·兰波(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有着某种程度上命运的相似性。然而作为文学诗人的兰波与银幕作者加瑞尔之间是否存在更为重要和深层的联系?正是这个疑问激发了笔者对电影诗意、特别是加瑞尔电影中的诗意的探索。面对诗意电影、电影的诗意、诗性等纠结的中文名词,本文立足世界电影史,从电影诗意的起源处探寻真知。加瑞尔的电影有着鲜明的代际差别,前后两个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因而,诗意在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电影中必然有着不同的体现。由此,这样的探寻过程层层剥开电影诗意的外壳,使得其本质渐渐明晰。绪论部分介绍了一些深入了解加瑞尔电影所必需的家庭背景、时代风貌、宗教信仰和重要生活经历。接下来,论文主体将围绕加瑞尔电影中的诗意从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二章从总体上把握对电影诗意的认识,因为诗意电影在电影史上着墨不多,且十分零散,因而有必要对世界电影史上诗意电影的源头进行梳理;第三章主要论述加瑞尔的实验电影,分析风格成因、特色,以及其中诗意的解读;第四章在分析加瑞尔第二阶段的叙事电影特点的基础上,从梦境表现、“上镜头性”、叙事风格三个方面进一步深入地阐释其中的诗意。这样的探索是基于两个阶段电影的迥异之处,以及加瑞尔电影的独特之处,因而研究具有切实的立足点和独创性。最后一章结语则在剖析加瑞尔最新的影片之后,对电影诗意做出延伸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