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心理学测量方法,对广西优秀少年跳远运动员的部分认知心理指标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以探讨广西优秀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结构,建立这些指标的判别函数为广西优秀少年跳远运动员的心理选材提供参考。 认知也称为认识,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认识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等。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过程是运动技能形成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没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的作用,技术、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就成了无本之源。认知心理结构是运动员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认知心理构造,是运动员发挥认知心理能力的基础。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结构如何直接影响运动员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以及在比赛中的发挥。 经过比较分析,本文所选指标均可作为描述优秀少年跳远运动员的认知心理指标。这些认知心理指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训练型、稳定型、混合型,在心理选材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认知心理指标都要求测试对象具备较高的水平。经过对这些指标的统计分析得出广西优秀少年跳远运动员认知心理结构的六个组成因素是:反应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深度知觉能力、肌肉运动感受能力、运动知觉能力。反应能力反映运动员对赛场复杂变化的反应迅速程度,思维能力反映运动员运动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综合能力反映运动员注意力和协调与控制肌肉运动的能力,深度知觉能力反映运动员对距离的准确判断能力,肌肉运动感受能力反映对肌肉运动差别的感觉灵敏程度,运动知觉能力反映运动员对自身运动的感觉和控制。 优秀运动员的选材问题是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而随着心理素质对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作用的日益突出,心理选材也就成为运动员选材的主要内容。心理选材的目的就在于从心理素质的遗传优势以及良好的早期教育和训练的较高水平上,选拔运动员,使之具备从事专项运动的较高起点。本文对上述运动员认知心理指标测量得出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优秀少年跳远运动员心理选材的判别函数式,并可用于广西优秀少年跳远运动员的心理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