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调生制度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一项人才选拔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干部人事制度。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到基层工作,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党的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干部培养的源头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选调生为国家的建设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选调生的工作更加重视,选调生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选调生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选调生选调工作因历史原因被迫中断。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为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新开始了选调生的选拔工作并在全国展开。经历了断断续续四十年的发展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关于选调生的选拔、管理、培养和使用的各个环节已有一整套的制度,选调生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选调生所处的客观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在选调生培养使用的各个环节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选调生培养使用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亟需在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并制订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这一制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讨论,就作者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来说,大部分限于对选调生的工作情况的汇报、交流以及宏观层面的论述,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却不多,对选调生制度方面研究的专著所见更少。在结构上本文主要从选调生的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等入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选调生的实际情况,探索进一步完善选调生培养使用机制的途径,从而提出相关政策性的建议。本文将采取直接访谈、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使用文献研究法、访谈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多年来选调生的培养使用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找出工作中一些不完善、与新的历史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对当前选调生的培养使用提出合理化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考察选调生工作的发展历程、现行选调生有关政策和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其次,对选调生政策的现实意义、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进行论述,详细论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深入考察了选调生政策的现实意义;再次,以菏泽市为例,简要说明选调生目前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状况以及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建设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最后,深入剖析选调生培养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随着选调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整个社会对选调生工作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对选调生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同时也对选调生的培养和使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虽然从一个侧面对选调生培养使用机制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提出足够详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改进措施,这一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