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ZnO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对小分子的活化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u/ZnO体系一直以来被用作从合成气制甲醇的催化剂,并且是很有潜力的合成低碳醇催化剂之一,但是,其催化机制的不明严重妨碍了对其的进一步改性。本论文工作从量子化学第一性原理出发,详细探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其对H2的活化。由于介于离子和共价之间,且Zn和O都采用sp3杂化,ZnO表面的很多性质都为局域性质,包括其表面弛豫重构的程度和其表面n型缺陷所定域的电子数。在H2吸附方面,实验中报道的typeⅠ型快速可逆解离是由表面强极性的Zn-O键将H-H拉裂所致,解离位点电场越强,活化能就会越低。因此,实验中观测到的应该就是H2在完整ZnO(1O(?)0)表面的解离吸附。对于缺陷位,由于缺乏这样的强电场,H2的解离则需要氧空位(Vo)或者间隙锌(Zni)处的过剩电荷对H-H反键进行氧化加成,因此活化能较高。在吸附能上,H2在ZnO两个完整非极性表面解离均为中等程度放热,其中在(10(?)0)表面1×1覆盖度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我们考察了覆盖度对吸附热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完整表面,覆盖度越大则吸附能反而增大,推测这是由于异裂后相邻的Hδ+和Hδ-之间库仑作用所致。对于缺陷位,H2在Vo处的解离为吸热,推测原因是需要额外能量以破坏表面金属键。H2在Zni处解离则放热较多,联系到前面所提到的活化能,实验中所描述的typeⅡ型缓慢且不可逆的解离可能与Zni相关。接下来的工作是Cu在ZnO表面的沉积。我们的计算工作显示,沉积的Cu受到ZnO载体的很大影响,且Cu与ZnO之间有着很大的作用能。但是,由于Cu的d轨道几乎填满而自由价有限,Cu与ZnO的作用能以及沉积Cu之间的作用能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在较小单位晶胞且较高对称性的(10(?)0)表面,Cu的沉积图景依次为规则的之字形结构,重排后生成的弓字型结构,最后生成三维团簇。对于较大单位晶胞和较低对称性的(11(?)0)表面,Cu与ZnO载体会存在更强的作用,导致Cu生长的图景依次为不规则的岛状或之字形结构,二维条带,不太平整的表面Cu单层,最后生长为扁平的二维透镜状团簇。在这些吸附构型中,Cu的迁移能一般很低,这反映出Cu与ZnO之间除了共价键之外还存在无方向性的金属键,同时,这也是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魏氏庄园位于山东省惠民县城东南约30公里的魏集镇魏集村,建于清朝光绪十六至十九年(1890—1893牟),是当地乡绅地主魏肇庆的宅第.它是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砖石木瓦民
城市扩张和基础设施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消耗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城市蔓延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我国土地资源存在不恰当、不合规、不高效利用的现状,如果无法有效对土地
近日,上海这座至少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城市再次成为了新时代的聚焦点。这次不是因为上海的外滩、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也不是因为蟹壳黄、奉贤海棠糕,而是因为它成为了继北京之
报纸
“文化”是“一带一路”构想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一带一路”跨越多个地区文化(如中国文化、俄罗斯文化等)以及世界上最主要的宗教文化(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里根、提线木偶、蔓花生和氨基酸L-丙氨酸——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左撇子。不要以为有手才能称为“左撇子”,以蔓花生为例,和其他众多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豆类植
由于多组分反应具有合成高效性、可变性和收敛性,近年来已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本论文包括两部分工作:(1)运用碘化亚铜催化的一锅法多组分反应合成了官能化的苯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日常 生产生活中所应用的技术与设施正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建筑作为时代发展的重
随着人们对二硼化镁(MgB2)超导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其形成机理及成相控制的研究对高品质MgB2超导材料的制备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和高频感
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理论之一,委托代理关系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导致委托代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和契约不完全,委托代理风
受煤炭市场低迷影响,上游的煤矿机械行业整体也呈现下滑态势。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我国煤机企业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我国煤炭市场以及煤机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煤机企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