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18年6月至10月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试验站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农大372,设67500(D1)、75000(D2)和82500(D3)株/hm~2三个种植密度和0(N0)、120(N120)、180(N180)、240(N240)和300(N300)kg N/hm~2五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光合特性和氮素利用的影响,并对15个组合处理作出经济效益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理增加种植密度,适量减氮提高了夏玉米光能利用率。增加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适当减氮提高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改善群体植株结构;在中密(D2)条件下和施氮量180kg N/hm~2下,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显著提高,光能利用能力增强,为籽粒产量形成提供保证。2.合理增加种植密度,适量减氮提高了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中密(D2)条件下产量最高。减少施氮量降低了籽粒产量,施氮量从300 kg N/hm~2减少到180 kg N/hm~2时,夏玉米产量降低趋势不显著。中密(D2)条件下和施氮量180 kg N/hm~2下,产量为12995.0 kg N/hm~2。3.合理增加种植密度,适量减氮提高了夏玉米氮利用效率。增加种植密度,同一施氮量条件下,氮肥利用效率(NUE)显著降低。在中氮处理(N180)下,低密D1、中密D2、高密D3密度条件下,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分别为73.57%、75.59%和74.81%。在中密条件下(D2)和施氮处理(N180)互作条件下,可以促进玉米氮素利用率增加。4.合理增加种植密度,适量减氮可以使玉米经济生态效益最优。增加种植密度与增加施氮量,夏玉米生产成本中种子与氮肥投入增大,成本纯收益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适度减氮条件(N180)下,氮素利用效率最高;中密条件(75000株/hm~2)下,玉米纯收益率显著高于高密和低密条件。从以上结果与分析得出如下初步结论:适合河北平原夏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75000株/hm~2、180 kg N/hm~2条,在该组合模式可以实现夏玉米丰产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