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留下了无比丰富灿烂的建筑文化遗产,凝聚了我们成千上万华夏子民的文化基因,是我们民族精魂的物化形态。它在哲学沉思、伦理观念和美学追求等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润下,以其独特的美学意蕴在世界建筑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在现代工程建设风起云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现代建筑工程在叛逆中迷失了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世界建筑文化呈现同一化趋势,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美的建筑工程也日益遭到破坏和人们的遗忘,民族和地域特色美逐渐消失。传统作为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传统建筑工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最直观、最精粹的一部分,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对其进行美学考量,能对古建筑的保护和民族文化的弘扬起到一定作用,且对现代城市、工程的建设、美化、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章首先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出发,对工程美进行哲学审视,并概括出我国传统建筑工程美的理论基础。接着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传统建筑工程的历史演变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总结归纳出我国传统建筑工程审美取向的范式转变。再从美学的高度,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研究,挖掘出我国传统建筑工程独特的美学意蕴。阐释了其在儒家礼制、老庄风情的浸润下展现出的特有的理性、浪漫、和谐之美。紧接着将我国传统建筑工程与西方传统建筑工程进行对比,从物质载体、构建理念、艺术风格三个方面概括出二者不同的美学特色与艺术特点。进一步突出我国传统建筑工程的独特之美以及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哲理底蕴。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传统建筑工程美对现代工程建设的启示意义,分析了现代建筑工程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此外,在科技、工程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做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科学地行进,实现人、建筑、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