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担保制度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6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来,独立担保悄然兴起,逐步广泛应用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领域,但是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于独立担保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理论界也少有论述。学术上的研究以及立法上的实践远远滞后于新事物本身成长发展的脚步,独立担保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 本文从国际经济贸易的实践出发,考察了传统保证的局限,它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国际经济交往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独立担保应运而生,它具有不同于传统从属性保证的特殊效用——独立担保的担保人独立于基础交易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一旦债权人认为债务人违约而向担保人提出付款请求,不管违约是否已实际发生,担保人都得付款,而不得主张依基础交易产生的抗辩,更不能行使先诉抗辩权。本文继而通过对独立担保的发展历程、概念、渊源等的考证,肯定了独立担保的地位,初步确立了独立担保的制度框架。在结合国际法律文献、各国法律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就独立担保的制度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介绍了独立担保各方当事人及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特别论述了独立担保的法律特征,其中提出:在有关独立担保的各种法律特征中,独立性是本质特征的观点。为了让新生事物能够更好地被人们所了解,本文还从理论上进行界定以使其区别于其他法律概念,从实务中进行识别以使读者掌握实用性的辨别方法。最后,本文结合我国的立法、司法实践,分析了我国独立担保的现状,明确指出我国独立担保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建立我国的独立担保制度势在必行;针对如何建立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独立担保制度应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和相应的具体立法建议,主张从各个方面将这一制度予以完善。 对于这一项制度,本文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认为它具有生命力,应当给予肯定,并积极倡议建立独立担保制度的国际统一实体规范。同时,本文注重平衡独立担保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这一制度本为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设,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不应当忽视对独立担保人权益的保护,平衡的权利义务,方是法律公平的根本。本文从始至终,均贯穿了这些思想,这也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其他文献
2016年8月29日,江苏省高级人民院对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诉南京嵩旭科技有限公司垄断纠纷管辖权异议案作出的终审裁定再一次引起了学术界和司法实践界对反垄断纠纷可仲裁性问题的热议,在该案中,江苏省高院裁定反垄断纠纷不可仲裁,因为垄断纠纷往往涉及公共利益,我国法律亦未明确规定垄断纠纷是否可以仲裁,故不能将原有的仲裁协议作为确定管辖的依据。江苏省高院作出了一个看似符合中国法律背景的裁定,但裁定理由却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严格按照属地管辖原则适用本国反垄断法已经不能达到有效保护本国竞争的目的。各国都希望能尽可能地维护本国市场的有效竞争以及本国相关的利益,但是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国家间管辖权的冲突。对此,国际法上以及存在了若干理论用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率先提出了效果原则作为其域外管辖权的依据,但在最初形成时期,多数国家对此明确表示反对。经过长期实践,效果原则已经被多数国家所采纳,并且在其各
学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移动污染源现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地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生产活动,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治理移动污染源需要有适应新形势的法律依据。  美国从1955年开始了空气污染控制立法,从此之后,经历了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完善阶段的多次修订,现已形成一个完善的空气污染控制体系。  机动车是最主要的移动污染源,它数量众多、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是《
国际商事仲裁的顺利进行需以仲裁庭具有管辖权作为前提条件,在当事人管辖权存在异议时,确定仲裁庭有无管辖权就很有必要。管辖权争议决定权的主体一般为法院及仲裁庭,二者决定权的行使对仲裁程序的进行有不同影响。因此,应当对仲裁庭及法院的决定权行使顺序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保证仲裁的公正及高效。  管辖权争议通常包括仲裁协议的成立、效力以及范围的争议,不同的管辖权争议具有不同的性质,对当事人的影响也不同,为了仲裁
随着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日渐兴盛,商业银行的托管业务也随之不断拓展。银行作为托管人的角色除了对自身发展转型有益之外,也是促进有效金融监管的市场辅助监管力量。虽然我国法律规则体系并未明确资产管理产品的信托本质,但是对我国托管的研究离不开与信托的辨析比较。  从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视角出发,明确独立托管人除保管服务之外负有的受托监督职能,并借鉴信义义务的内涵,丰富完善有效发挥托管人该等监督职能的制度设计,促
学位
信息技术的驱动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了海淘大军,与此同时,交易过程中引发的争议也日益增加。就小额、量大且具有涉外性的B2C跨境争议而言,传统的争议解决机制会面临管辖权、法律适用、执行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无法满足迅速、快捷、低成本地解决争议的要求,因此,在线争议解决机制(ODR)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解决B2C跨境争议的重要途径。  B2C跨境争议的解决涉及各国间的合作,需要在各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细致,复杂商事交易活动也越来越普遍,国际商事仲裁中出现第三人的情形不断增多,一些主要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纷纷在其仲裁规则中作出关于第三人的规定。在本文中,笔者首先界定了国际商事仲裁第三人的范围,将其区分为仲裁程序第三人、仲裁协议第三人和严格意义上的案外人。其次笔者从禁止反言理论出发,在第三人加入仲裁的现实必要性和对传统仲裁制度造成的冲击之间建立平衡,并据此对第三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骨质疏松带来的骨折及社会、家庭负担逐渐加重。此外,严重的创伤性骨折、肿瘤切除、先天性疾病会导致巨大的节段性骨缺损,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生长因子(growthfactors)、多肽(peptides)及小分子(smallmolecules)联合人造骨移植材料(Syntheticbonegraftsubstitutes)可以明显诱导
行政补偿制度是公法上财产权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理论研究并未受到学界的广泛重视,该领域的法制建设也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宪法修正案》中的征收补偿规定对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发展提出了要求,该领域内的统一立法势在必行。为给我国行政补偿制度的法制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持,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政补偿制度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是引
学位
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发端于普鲁士法,完善和成熟于德国民法。它是大陆法系国家为了保证不动产登记能够反映不动产的真实权利状态而创设的保障制度。一般而言,不动产预告登记是为了保全关于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而将此权利进行的登记。其本质特征是使被登记的请求权具有物权的效力,纳入预告登记的请求权,对后来发生的与该项请求权内容相同的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行为具有排他的物权效力,以至将来只发生请求权所期待的法律结果。不动产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