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青岛地区老年住院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现状;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与心血管发病率及危险因素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1821例,通过查阅病历收集临床诊断、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根据年龄、25(OH)D、临床诊断等指标将患者分组比较,利用SPSS19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间25(OH)D差异性;筛选上述患者中符合入组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收集一般情况、疾病史、实验室指标等。根据合并疾病状况、糖尿病病程及血清25(OH)D水平将患者分组。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病变与危险因素的关系,应用pearson分析25(OH)D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1821例老年患者中,不同性别组间,男性组VD缺乏率为88.75%,女性组缺乏率为87.87%,血清25(OH)D含量男性组低于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0.05);不同年龄组间比较,高龄组(≥75岁)血清25(OH)D含量低于低龄组(60-74岁),其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6<0.01);不同疾病组间血清25(OH)D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0.05),其中肾病组25(OH)D最低(39.89±23.66nmol/L),高血压组25(OH)D最高(60.69±28.27nmol/L)。在上述94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组较糖尿病组在25(OH)D、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血钙(Ca)水平上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病程组间25(OH)D随病程逐渐增长呈现递减趋势。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25(OH)D与年龄、纤维蛋白原(FIB)、TC、UA呈负相关,与D-二聚体、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正相关,其中与FIB、TC呈显著相关(p<0.01);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心血管疾病是否发病作为因变量,以25(OH)D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结果显示25(OH)D缺乏组的心血管发生风险为1.17倍(OR 1.17,p=0.035<0.05)。【结论】1.本研究为首例对青岛地区老年住院患者维生素D缺乏情况调查,发现青岛老年住院患者维生素D缺乏现象严重,其缺乏率为88.41%;老年男性及75岁以上高龄人群缺乏率分别为88.75%、89.19%。2.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25(OH)D水平与年龄、FIB、TC、UA、D-二聚体、HDL-C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相关性。3.维生素D缺乏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