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提高众筹平台融资效率的角度来进一步帮助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而提出促进众筹平台发展进而提升市场的资金利用率、改善社会资本结构的方法建议。小微企业的借贷活动具有“小额、高频”的特点,由于风险较高、客户参差不齐,一直缺乏有效的融资途径。然而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出现的众筹融资模式飞速发展,看似带来了新的契机,但平台普遍缺乏行业规范、融资效率低,并未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从深入分析发现,众筹融资活动受融资方、筹资方和融资平台三方之间信息传递的影响,融资平台可以通过对客户分类以及对融资项目分类来提升平台质量。 在政府大力扶持小微企业、鼓励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大环境下,未来众筹融资的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众筹模式有望成为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途径。论文结合了理论公式推导和数据的整理分析两种方式,围绕这一主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首先对我国众筹融资平台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的众筹平台比较研究,接着运用博弈模型对众筹融资平台的四种模式进行分类探讨,最后运用EVIEWS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总结小微企业选择融资方式的影响因素。 论文研究结果表明,众筹平台上风险适中的项目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在选择融资方时,应注重考虑融资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和行业发展前景,并且处在创业初期新兴行业的企业更适合于众筹融资,它们普遍竞争力较强,行业利润率可观,容易吸引市场的关注。而迎合投资方时,应有针对性的服务某一特定的行业或群体,增加自身平台的专业性,进而提升行业竞争力。同时本文提出建立众筹行业的大数据平台,使其从被动的提供服务向主动地选择用户转变,通过完善监管办法进一步改善信息传递的不对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