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2005年我国的钢产量已超过3亿吨,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钢铁大国,但是我国的铁矿石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05年进口铁矿石达2.75亿吨,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已占我国钢铁厂需求总量的一半以上,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对铁矿石进口依赖度的提高,使我国丧失了国际矿价的话语权,已成为我国钢铁工业经济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迫切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国内现有铁矿资源,尤其是受目前选矿技术限制而不能开发利用的复杂难选铁矿石,增储增效,充分挖掘现有铁矿山的生产潜力,提高铁矿石的自给率,缓解进口铁矿石的压力,维持稳定、足量、优质的铁矿原料供给,以保障钢铁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有占总储量14.68%,总量达74.5亿吨的高磷铁矿石因技术问题而没有开发利用,所以研究高磷铁矿石降磷的工艺对保障我国钢铁工业原料的供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以四川某高磷鲕状赤铁矿、褐铁矿提铁降杂为研究对象,该矿铁品位为38.13%,磷含量为0.604%,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证明:矿石主要为赤、褐铁矿,具鲕粒状结构,矿石中鲕粒含量约在55—80%左右,矿石中的铁主要是以赤铁矿和褐铁矿的形式产出,赤铁矿的单体粒度极细,一般在0.004mm以下。大部分的赤铁矿和褐铁矿在矿石中是以鲕粒的形式产出,以鲕粒产出的赤铁矿约全部赤铁矿的75%左右,其他成浸染状分布于褐铁矿的胶结物中。矿石中的磷主要以磷灰石的形式产出,磷灰石大多成它形粒状产出,大部分粒度细微,主要分布于鲕粒间的胶结物中,少部分分布于鲕粒的骸部。粒度变化较大,在0.002-0.2mm,部分小于0.002mm,常成浸染状分布。通过原矿弱磁选试验,原矿强磁选试验,原矿正、反浮选,还原焙烧-磁选,氯化离析-磁选,还原焙烧-磁选-酸浸,还原焙烧-磁选-反浮选试验,确定还原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效果较好。论文通过对还原焙烧-磁选-反浮选工艺进行还原焙烧条件试验、磁选条件及流程试验以及还原焙烧-磁选精矿反浮选条件及流程试验,得出原矿破碎至3mm以下后,在1000℃,还原剂为焦碳(粒度1mm以下)用量为5%,还原焙烧时间为12.5min~15min,原矿还原焙烧后磨矿至-200目占60~70%,经磁场强度为1300奥斯特弱磁场选别,磁选精矿再磨矿至-300目占90%,再经过磁场强度为1100奥斯特弱磁场磁选,得到品位为59.35%,含磷0.476%左右的铁精矿。磁选精矿采用碳酸钠调节PH值到9~11,淀粉为抑制剂,用量为1200g/t;捕收剂B为捕收剂,用量200g/t;经过两次精选,得到精矿Fe品位为60.53%,P含量为0.235%,回收率>60%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