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证候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pbv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制定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症状观察表,分析其症状资料,总结出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证候分型标准,并从中医角度探讨其病因病机、发病年龄、发展阶段等与本病不同证候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依据病证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相关文献调研,运用SPSS软件,将频数大于5%的多发性抽动症症状纳入多发性抽动症临床证候调查表。临床预试验拟用前瞻性、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比较可靠的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证候四诊资料,建立证候信息数据库,利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得出多发性抽动症的基本证型。 结果:通过对141例多发性抽动症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研究的初步分析:从发病年龄来看,大部分发病于2~13岁,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为发病高峰人群,其中>5岁且≤9岁者所占比例最大。随着走向青春期,发病率逐渐下降。从性别上看,男女比率大约为6: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从病程上看,大部分多发性抽动症患者病程较长,大于2年小于5年者占比例最多。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症状频次在50%以上者,依次为眨眼、挤眼、皱眉、抬眉、皱鼻、嘴角歪动、摇头、耸肩、甩手、歪颈、扭脖。舌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6个为:舌质淡红61例,占43.26%;舌质红47例,占33.33%;舌苔薄77例,占54.61%;舌苔白71例,占50.35%;舌苔黄45例,占31.91%;舌苔腻39例,占27.66%。脉象中:脉弦48例,占34.04%;脉弦滑26例,占18.44%;脉细19例,占13.48%;脉弦细12例,占8.51%;脉滑11例,占7.80%;脉沉细9例,占6.38%。多发性抽动症主要证候为:风邪犯肺、引动肝风证;肝气不舒、痰浊阻络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心脾两虚、风痰闭窍证;脾虚肝旺、饮食积滞证。 结论:多发性抽动症的五个主要证候:风邪犯肺、引动肝风证;肝气不舒、痰浊阻络证;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心脾两虚,风痰闭窍证;脾虚肝旺,饮食积滞证。多发性抽动症病程早期,多见风邪犯肺、引动肝风证;病程中期多见脾虚肝旺、饮食积滞证和肝气不舒、痰浊阻络证;病程后期则多见心脾两虚、风痰闭窍证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多发性抽动症轻度抽动中以风邪犯肺、引动肝风证为主;中度和重度抽动中以肝气不舒、痰浊阻络证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为主。
其他文献
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教师的评价如同航海中的灯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导向的作用。在教师评价这一环中,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The way of evaluation is varie
目的: 本课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导师以往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观察中医综合方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临床疗效,通过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肝脏超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亚健康状态患儿的免疫状态、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微量元素水平。 方法:随机抽取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亚健康状态患儿(亚健康组)和50例健康儿童
内容摘要: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课堂教学应该联系生活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调动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重视情感教育,即时多元评价,打破学生的沉默。教师要用爱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力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多角度地进行“选择”、“加工”信息,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通过生生、师生交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使学生原有
从30家海鲜加盟店到现在7家定位各异的直营店,大刀阔斧地资源整合让王华平做到了品牌的精品化与管理的“自动化”。从刚记的孤军奋战,到300家中小餐饮企业的抱团取暖,“霸道总裁”餐饮平台将中小餐饮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这就是王华平的减法与加法。  从东北八大碗到刚记海鲜  当过兵的王华平是个不服输的人,从1995年的白手起家,到今天刚记品牌在京城餐饮界的小有名气,王华平的创业道路一波三折。现在再谈起那些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形成了概念。而数学概念是一种数学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对现实对象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形式。在数学中,判断与推理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它们通过公理、定理、推论、法则、公式等方式表现出来,而数学概念则是构成它们的基础。准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
期刊
【摘要】教师在讲课时更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其深入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  【关键词】创设情境 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其深入探究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