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是全国的高等教育基地,高校众多,综合实力雄厚,高校主要集中在以西安、咸阳、杨凌、宝鸡、渭南为中心的关中地区。陕西省高校又拥有着陕西省近一半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是各类体育资源的主要集中地。高校作为体育资源的集中地,其分布并不均衡,体育资源在各高校间的分布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一方面,部分高校为体育资源短缺寻找良策。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大量场地设施在教学、训练之余闲置,造成资源浪费。体育资源共享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高校体育资源,解决各高校体育资源的短缺和浪费。因此,对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部分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现状和校际间体育资源共享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陕西省普通高校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2)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总量丰富,但个别资源短缺;各高校体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3)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经费主要靠学校的专项拨款,经费来源单一;体育信息资源网络化管理落后。(4)从目前陕西省各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现状来看,陕西省体育资源共享处于初级阶段,在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共享意识薄弱、共享层次较低、共享内容单一、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等一系列问题。(5)制约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的因素主要包括观念的制约、管理体制的制约、有力协调机构的缺乏、体育文化环境的影响、体育资源投入模式不合理等。(6)综合分析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供给与需求情况,可以看出,陕西省具有实现体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高校体育资源总量充足、分布不均的现状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办学效益的需要以及体育课程、体育场馆、设施资源无法满足学生多样性的需求等问题都需要通过资源共享来解决。另一方面,高校资源丰富,高校分布呈区域性集中的特点为实施校际共享提供了保障。提出对策和建议如下:(1)教育行政部门应将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纳入工作范畴,出台相应的支持、保护政策,建立高校间体育资源共享的规定和制度。(2)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共享指导思想。结合陕西省高校特点,确立“合作办学、相对独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共享指导思想。(3)切实实行学分制,建立各校学分互认体系。(4)建立科学有效的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共享管理机构,成立陕西省高校体育资源共享委员会。各高校共同制定资源共享的实施办法和管理办法,建立规范制度和激励制度,做到工作开放化、规范化、互惠互利、保证资源共享。(5)推动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体育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建立体育优秀人力资源库,互聘教师,体育场馆、设施相互开放和融通,开设跨校选修课;通过充分开发本校体育资源和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注入的方式实现体育财力资源的多元化。(6)实现信息网络化,建立跨校选修课程管理平台。成立陕西省高校体育共享资源网,设立跨校选修系统,实现学生选课和成绩确认的网络化。(7)实现陕西省校际体育资源共享:一是实现体育课程资源的有序共享。二是融合体育文化,形成新的体育文化氛围。三是联合组建高水平运动队。四是联合攻关,增强科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