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北京奥运”完美的谢幕,群众体育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现今,“建设和谐社会”思想在广泛传播,我国体育资源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正面临挑战。高校校园里聚集了大量体育人才、科技信息和场地器材设施。相比之下,社区体育资源显得微薄无力,人均占有量更加匮乏。现阶段,如何从宏观体育资源优化配置和重新分配整合上入手,利用丰富的高校体育资源优势,让其支持、参与到群众体育和社区体育建设中去,并从此共享行为中获得双方互惠互利的良好效果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利用资源学、体育社会学以及学校体育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选择南京高校和社区体育资源以及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南京高校和社区体育资源供需情况诸因素进行分析,运用数据分析等方法寻找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共享的结合点。旨在为以后高校与社区间的体育资源交流、互动和共享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1)寻求积极的共享态度。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服务的功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区体育工作,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为社区体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智力支持、条件支撑与人力资源。社区在开展体育工作中也要依托高校的推动力量,发挥高校体育的社会效能。高校与社区应积极主动的合作、互动与共建,追求更大的社会体育教育价值。
(2)重视体育领域的合作。高校与社区应通过建立体育合作机构、体育合作项目、体育信息平台、体育服务体系、体育文化实践、体育竞赛体制、体育专业研究与实习基地建设等途径,推动高校与社区体育信息与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共建体育领域的“立体式”互动平台,开展纵向与横向的互助交流、互为一体。
(3)开发社区体育的资源。社区体育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应从财力、人力、物力与环境等方面,共同寻求突破。应从争取政府投入、企业赞助、高校支持、个人捐赠等渠道,增加体育财力投入;应从体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招聘兼职社区体育管理者、高校体育教师到社区锻炼、政府体育行政人员与社区企业家等群体加入社区体育组织等途径,优化社区体育人才资源配置;应从由高校参与的文明城市建设、社区发展规划、社区结构调整、社区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社区开展大型体育文化活动等为契机,加快社区体育物力与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