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光和单色光下茄子光抑制效应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ryterj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生产中强光尤其是高温强光逆境导致光合生产力降低的问题,本试验以黑贝圆茄为试材,在不同温度、光强、光质下,测定了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JIP-test)及其参数,包括Fo、Fm、Fv/Fm等参数,进行了强光和单色光下茄子光抑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茄子叶片不仅在强光下发生光抑制,在弱光下和单色光下也发生光抑制,只是产生光抑制程度的大小不同,并且随着照射时间的加长,光抑制程度会逐渐加重。离体茄子叶片在3000μmolm-2S-1卤钨灯强光照射时间处理下,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的特征相O、J、I、P四相荧光值发生大幅度变化,O相荧光值随着处理时间的加长(0 min-5 min-10 min-15 min-20 min)逐级小幅度增大,J、I、P三相荧光值随着时间的加长不断降低,甚至消失;并且在25 min处理后,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几乎成“一”字形,各特征相(J、I、P)消失。荧光猝灭随着时间的加长逐级严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逐渐减小,热能消耗DIo/RC逐级加大,光抑制现象逐级加重。强光照射时间(或光强)和叶温组合下,25℃常温下强光对茄子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影响最弱,伴随着O相小幅度增加,J、I、P三相略有降低,发生轻微光抑制;10℃低温加剧光抑制,J、I、P三相下降明显;40℃高温下进一步加剧光抑制,J、I、P三相进一步降低。卤钨灯单色光处理后发现530 nm绿光在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降低、无活性中心Fvi/Fv的增大,活性中心RC/CSo的降低上,以及表征光合活性的光合机构驱动力DFCSo的变化上,都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较小的绿光对光合系统PSⅡ的影响最大;并且在可见光光谱带上以530nm绿光处为基轴向两边延伸波长的其它单色光部分对光合系统PSⅡ的影响越来越小,即产生光抑制现象越来越弱。发光LED单色光(白、蓝、绿、红)处理,结果显示470nm蓝光对叶片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影响最大,其次是530nm绿光,再次是混合光白光,最后是620nm红光;同时采用球状积分仪测得叶片对红光吸收量最大,白光次之,蓝光再次,绿光吸收量最少。测定卤钨灯强光处理光适应和暗适应叶片,结果显示暗适应下叶片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上O、J、I、P等特征相上P相的下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的降低,以及活性中心RC/CSo数量的降低,J相可变荧光VJ的升高,都表明暗适应下叶片比光适应下叶片在受到强光照射时更易发生光抑制,造成叶片光合活性的降低。测定卤钨灯强光处理叶正面与叶背面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结果显示无论在对照还是在处理下,叶背面荧光动力学曲线的J、I、P特征相低于上表面(即光合作用主要受光面)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的J、I、P特征相。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中韩两国在文化、历史、经济方面的交流就十分丰富,有时甚至是紧密相连的。茶叶起源于中国,在中国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积淀,茶文化自从从中国传到韩国以来,一直受到韩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