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蛾周氏啮小蜂大规模人工繁育技术与应用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 Yang是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等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本研究在合理规划设计各繁育功能室、创新制作一批繁放蜂器具基础上,重点对种蜂复壮保存、替代寄主选择、大规模人工接种比例和接种方法的研究与确定、小蜂培育、放蜂技术及生防效果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试验研究,以期最大限度地优化繁育流程,提高繁育效率和成功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自主设计制作了抽屉式繁蜂盒、接种箱和放蜂纸袋等繁蜂器具,显著提高了繁育效率和成功率。2.提出了通过预留虫源地、分散采集集中饲养、外地采集补充等措施获取美国白蛾虫源和种蜂来源的途径,明确了地下埋藏法和野外草把内自然越冬两种方式进行种蜂复壮和保存的方法,保存率分别达到94.7%和93.9%,效果稳定可靠。3.首次提出柞蚕蛹分级标准,依据蛹质、蛹重、体型大小等综合因素,一般按蛹重6.0~9.0g、9.1~12.0g、12.1~15g进行大、中、小分级,研究总结出分别按70:1、100:1、140:1的蜂蛹最佳接种比例,寄生成功率均达90%以上。4.解决了白蛾周氏啮小蜂长期贮藏技术,明确了适宜贮藏的虫态为老熟幼虫或有少量预蛹;在温度为10℃,相对湿度60~80%的恒温恒湿条件下长期贮藏160d后,经缓冲提温,在25℃恒温条件下培育,第15d后开始较多地出峰,94.4%的孕蜂蛹24d内出蜂完毕。5.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具有一定效果,但不宜在美国白蛾2~3代期间大规模防治。放蜂后,小蜂寄生率随美国白蛾虫量减少而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交往训练护理干预在保护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社会功能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泄肺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支原体肺炎治疗的86例痰热闭肺证患者,根据治疗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稻谷样本的细菌分离及其生理生化测定;二是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的致病性测定;三是对水稻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和细菌性条斑病(X
致病疫霉(PhytoDhthora infestans)主要侵染马铃薯和番茄,引起的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是世界马铃薯和番茄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每年仅因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损失就在10亿美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进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单纯全麻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常规护理应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