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5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的临床资料,探讨AIH组和AIH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组、AIH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AIH合并胆囊结石组和不合并胆囊结石组、AIH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和保肝药物治疗组的临床特征,了解AIH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特点、规律,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便于临床上的早期诊断以及合理规范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为AIH的临床资料,收集AIH的一般情况特征、临床表现、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验室常规检验、血清生化、自身抗体、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腹部超声及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以及治疗情况,分别按照是否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否进展至肝硬化,是否合并胆囊结石及治疗方案进行分组研究分析。结果:1.本研究156例男性有22例,构成比为14.1%,女性有134例,构成比为85.9%,男女比例为1/6。患者诊断平均年龄为(51.8±13.7)岁,发病高峰为51-60岁。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脾大、皮肤巩膜黄染、腹胀、纳差、厌油腻、恶心;部分无临床症状,常因健康查体或其他原因检查发现肝脏功能异常而就诊,最终诊断为AIH;另有表现为皮肤瘙痒、腹腔积液、上腹不适、下肢水肿、关节痛、眼干/口干。2.本研究中68例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有干燥综合征19例(27.9%),桥本甲状腺炎12例(17.6%),类风湿关节炎11例(16.2%),糖尿病8例(1 1.8%),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8.8%),结缔组织病4例(5.9%),过敏性皮炎3例(占4.4%),银屑病2例(2.9%),系统性硬化症1例(1.5%),慢性萎缩性胃炎1例(1.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1.5%)。75例合并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有胆囊结石32例(42.7%),高血压病17例(22.7%),消化道出血8例(10.7%),EB病毒感染7例(9.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例(6.7%),肝性脑病4例(5.3%),肺部感染2例(2.7%)。3.本研究中显示示血清AST、ALT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ALP、GGT亦可见不同程度升高,但很少超过参考值上限5倍;另外可见TBil、GLB轻度升高,ALB轻度降低;血常规及PTA无明显升高或降低。其中64例行免疫球蛋白检查患者中,可见IgG轻度升高,而IgM无明显升高或降低。4.AIH相关自身抗体中阳性表现为148例(94.9%)ANA,31例(19.9%)ASMA,23 例(14.7%)AMA,19 例(12.2%)抗 SSA,14 例(9.0%)抗 gp210,12 例(7.7%)抗sp100,9 例(5.8%)抗 ul-RNP,8 例(5.1%)抗 SSB,7 例(4.5%)抗 Sm 抗体,5 例(3.2%)壁细胞抗体,4例(2.6%)抗CCP抗体,抗ds-DNA抗体、抗Scl-70抗体各3例(1.9%),抗-LC-1、抗-SLA/LP各1例(0.6%),未发现抗LKM-1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5.156例AIH行腹部超声、腹部CT平扫或增强、腹部MRI等检查发现59例脾大,48例肝硬化,32例胆囊结石,25例表现为肝脏弥漫性损害,未到肝硬化程度,23例出现腹腔积液,12例肝脏肿大,6例门脉高压,40例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表现。6.本研究156例AIH中行肝组织病理检查者15例(9.6%),主要表现为界面性肝细胞炎、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部分有胆管损伤表现。7.本研究中单纯AIH组有131例,AIH-PBC OS组有25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皮肤巩膜黄染、纳差、恶心、厌油腻、脾大,其中AIH-PBCOS组易出现皮肤瘙痒(P=0.005<0.05)。AIH-PBC OS组ALP、GGT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01)。自身抗体中AMA和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易出现在AIH-PBC OS组,其阳性率分别为92.0%、48.0%和20.0%(P值均<0.05)。单纯AIH组患者腹部超声及CT等影像学检查表现常较轻,其中38例(29.0%)未发现明显异常表现,而AIH-PBC OS 组有 2 例(8.0%)(P=0.027<0.05)。64 例行 IgG 和 IgM 免疫球蛋白检测者中AIH-PBC OS组IgM水平比单纯AIH组高(P<0.05),两组患者在IgG水平上无明显差异。8.本研究156例AIH中进展至肝硬化者48例,非肝硬化者108例。肝硬化组患者年龄偏大,临床表现易见脾大(p<0.05)。另外肝硬化组的WBC、HGB、PLT、PTA水平低于非肝硬化组(P值均<0.05),ALB水平低于非肝硬化组(P值<0.05)。64例行免疫球蛋白检查患者中肝硬化组23例,非肝硬化组41例,肝硬化组IgG水平较非肝硬化组轻度升高(P=0.021<0.05),两组在IgM上无统计学差异。9.本研究中32例AIH合并胆囊结石,124例不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组ALP、GGT轻度升高(P值均<0.05)。胆囊结石组中有6例(18.8%)AIH-PBC OS,10例(31.3%)肝硬化;而不合并胆囊结石组中有19例(15.3%)AIH-PBC OS,38例(30.6%)肝硬化,两组在是否合并PBC以及是否已进展至肝硬化上无统计学差异。10.本研究中有98例AIH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主要为激素单药治疗;余58例仅应用保肝药物治疗者中25例担心激素副作用拒绝应用,10例炎症程度较轻未应用,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同时出现严重并发症未应用,7例已进展至肝硬化失代偿阶段未应用,还有因消化道溃疡、血糖控制不佳拒绝应用。另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组AST、ALT、TBil水平较高(P值均<0.05)。结论:1.AIH以中年女性为主,通常慢性起病,临床表现复杂且易反复,也可隐匿起病,约1/3患者诊断时已进展至肝硬化,少数患者以急性发作或肝衰竭起病,且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2.血清学以AST、ALT升高为主,也可见ALP、GGT轻度升高,而且并非所有患者IgG升高;自身抗体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需重视肝脏组织学检查。3.AIH-PBC OS是最常见的重叠综合征,临床上具有转氨酶升高和胆汁淤积双重表现,IgM升高是其特征表现。4.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未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需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AIH的认识及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