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老居住区绿地空间优化更新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dwk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老居住区是旧城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影响最深的区域,它见证了城市的成长与发展,也在无数居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开始普遍升级,对居住区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满足基础性的衣食住行需求之外,人们还更加渴望与自然接触,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功能丰富、环境优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居住空间中,而老居住区拥挤的空间布局、老化的物质环境、衰退的自然生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居住需求。在以往,对于旧城区的改造更新以推倒重建或者表面翻新为主,前者造成了物质资源的浪费和城市文脉的断裂,后者浮于表面的更新并没有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实质上的变化,而随着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一种全新的城市更新理念——“城市双修”被正式提出,“城市双修”即“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代表我国的城市发展由增量时代转入存量时代,由粗放式开发转入精细化运营。本文以“城市双修”为手段,以老居住区中的绿地空间为切入点,着重研究如何通过对绿地空间的更新改造,优化老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提升空间场所活力,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为此,笔者首先将“城市双修”与老居住区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了“城市双修”的理念内涵和基本手段,以及老居住区的概念定义、发展历史和基本特点;其次通过对几个老居住区的实地调研,深入探究了老居住区目前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对几个老居住区改造案例的研究,分析总结解决老居住区绿地空间问题的一些方法;最后将“城市双修”理念与老居住区绿地空间更新相结合,分析了“城市双修”理念对老居住区更新改造的启发和指导,提出了“城市双修”下老居住区绿地空间更新的基本原则,并从空间修补、生态修复和人文优化三个角度,提出了老居住区绿地空间优化更新的具体方法,以期将衰败的老旧空间转变为生态人文艺术综合良好的活动场所。本文旨在丰富和发展“城市双修”以及老居住区更新的基础理论体系,并为“城市双修”理念指导下的老居住区改造更新提供实践方法的指导,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真正为我国城市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感知反映了旅游扶贫政策实施的实际效应,其内部差异、类型值得深入研究。基于从恩施州22个旅游扶贫村收集的问卷调查数据,引
第一,事务所品牌特性。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发展依赖于品牌声誉。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产品本质上是一种服务,而这种服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以往所累积的品牌声誉。会计
<正>1月22日,浙江省衢州市教科所对2012年度市级重点课题一等奖候选课题进行了鉴定答辩会。整个答辩过程中,专家组和课题组负责人通过质疑辩论的方式,既有深入交流所引发的观
为了快速、全面测量车轮三维形貌获取车轮外形轮廓和踏面擦伤、剥离等表面缺陷的三维数据,准确全面评估车轮踏面质量状况,本文基于傅里叶变换轮廓术(FTP)理论,对车轮三维形貌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蒙药菟丝草中槲皮素、金丝桃苷和山柰酚3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3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8
综述了溴系阻燃剂的毒性及近年来国内外溴系阻燃剂的发展
防范和控制风险是审计风险研究的最终目的,通过有效的审计风险管理,可以提升审计的权威性,建立良好的审计环境,推动审计主体的建设,进而保证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稳定发
为了使ZigBee网络数据能够通过无线方式直达远程控制中心,设计了基于NB-IoT及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网关由ZigBee芯片CC2530和NB-IoT模块BC95组成,两者通过串口相连。
目的:探讨程序化腹部按摩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便秘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北京市大兴区老年病院住院的6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
<正> “独穴疗法”是指在人体体表某一点(腧穴、压痛点、敏感点、反应点、对应点)或某一个范围较小的局部所施加的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光电的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