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获取种种权利。这不仅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还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立宪派作为20世纪初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在推动立宪运动的同时,不断发表文章揭露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抨击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强烈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立宪派以《新民丛报》、《东方杂志》、《外交报》等报刊为主要阵地,发表了大量关于条约和不平等条约的文章。立宪派在对国际局势和国际法了解的基础上,对什么是条约和不平等条约,条约的类别、性质做了很多研究,揭露不平等条约的本质,及对中国的危害。他们对主要的条约特权,如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等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不平等条约的办法,他们认为要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利权,可以从外交、国际法、改革上入手,但“根本之解决”在于“立宪”。立宪派的条约观在当时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晚清条约观的重要发展。与维新派的认识相比,立宪派对条约的认识更为全面,关注到一些往往被人忽视的条约特权。与革命派相比,他们反对帝国主义的态度较明朗,把目标指向了帝国主义。但认识也存在着缺陷,对条约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够,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不系统,一些重要的特权关注不够,如租界制度。尽管如此,立宪派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对不平等条约的分析,提出的具体改订条约的办法对后来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这也是一笔丰富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