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因子、肝素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些年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恶性肿瘤呈现上升趋势。据WHO专家预测,肿瘤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第一杀手。研究表明,在恶性肿瘤分化、发生发展过程中是经历了多步骤的过程,从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浸润癌,在分子水平上有许多改变,包括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等表达在一些恶性肿瘤中已经提示为癌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寻求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并阐明它与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相继克隆出多种与肿瘤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相关的基因,其中中期因子(Midkine,MK)是一种新发现的肝素结合性生长因子,首先在视磺酸诱导分化早期的胚胎瘤中被发现,但与其它肝素结合性生长因子性质截然不同。在多种肿瘤中,与周围非癌组织相比,中期因子在肿瘤组织中出现过表达,如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卵巢癌、膀胱癌、结肠癌、神经母细胞瘤、Wilm’s瘤等。中期因子除在恶性肿瘤组织中有高表达外,在肿瘤早期、潜伏期和癌前病变阶段也呈高水平表达。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它与多种肿瘤生长、分化、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及预后有关。肿瘤细胞要实现侵袭和转移,首先必须突破由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BM)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构成的组织屏障。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又称硫酸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是细胞外基质(ECM)和细胞表面的生物大分子,是基底膜(BM)的主要构成成分。肝素酶(heparanase,HPA)是一种葡萄糖苷酸内切酶,可水解乙酰肝素侧链与其核心蛋白相连的糖苷键,直接破坏ECM和BM。近来的研究发现,肝素酶不仅可以特异性地降解该屏障的主要成分—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sulfate proteoglycan,HSPG),还能协同多种因子,通过多条途径直接和间接地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因而成为近年来肿瘤转移机制和对策研究的热点。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河南省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中国首位,而浸润、转移是导致食管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探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机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MK及HP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至今国内外鲜见文献报道,为进一步探讨MK及HPA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的关系,寻找诊断及抑制食管癌浸润、转移的有效方法,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观察了高发区49例食管鳞癌组织、2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9例正常粘膜组织中MK及HPA蛋白的表达情况,二者的联合检测为进一步探讨食管癌的浸润转移机制,有效地阻断食管癌的浸润转移提供了理论基础。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49例食管鳞癌组织、2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49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K及HPA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2.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经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阳性率之间的比较大样本采用x~2检验(chi-square)小样本采用Fisher精确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示。显著性水准α=0.05。结果1.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00%(0/49),不典型增生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0.00%(10/20),食管鳞癌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9.59%(39/49);食管鳞癌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相应的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HP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00%(0/49)。不典型增生组织中HP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5.00%(11/20),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5.31%(32/49);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表达与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5.24%(20/21),无淋巴结转移的2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86%(19/28),两组间食管鳞癌组织中MK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00%(21/21),无淋巴结转移的28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9.29%(11/28),两组间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无浸润、浸润达浅肌层、深肌层和食管外膜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K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0.00%(2/5)、57.14%(4/7)、77.78%(14/18)和100%(19/19)。浸润达外膜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K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浸润达深肌层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浸润达浅肌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无浸润、浸润达浅肌层、深肌层和食管外膜的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0.00%(1/5)、42.86%(3/7)、50.00%(9/18)和100%(19/19),浸润达食管外膜的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前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浸润达深肌层的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浸润达浅肌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MK蛋白及HPA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相关性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1.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K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依次降低,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MK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2.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HPA蛋白表达为阴性。食管鳞癌组织中HPA蛋白阳性表达率较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稍高,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HPA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无密切关系。3.随着食管鳞癌细胞浸润深度的加深,MK、HPA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且浸润达食管外膜层的食管鳞癌组织中MK、HPA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浸润、浸润达浅肌层和深肌层的相应组织;MK、HPA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提示MK、HPA与食管鳞癌浸润和转移有关。4.MK及HPA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呈正相关关系,提示二者可能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论述了彩色树种的概念和类型,提出不同色彩树种的特点及感受,并阐述了常见的应用方式。
【目的】探讨小麦-玉米轮作方式下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量对潮土土壤磷素积累与利用。【方法】采用14年28季长期肥料试验。【结果】不施磷肥土壤每年接收外源P2.4~3.1kg·
借助"污染"与"清洁"两部门模型,分析得出研发投入与环境污染可能出现类似于"先增加后减少"的关系,政府对于研发相关激励政策将显著影响环境状况的发展。运用空间计量分析工具
《唐律疏议》对宫廷医疗、民间医疗、巫医的行为规范作了严格的规制,对“疾残”者、囚犯及贱民享有的医事权利以及食品安全等医事制度进行了完备、细致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确
<正>教育部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通知中指出,制定《管理标准》,是"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管理标
本文从抓住一个中心、孕育两种文化、建设三组体系、树立四项标准四个方面,论述在军改与医改的时代背景下,军队中心医院科学管理与建设发展的策略以及应关注的重点环节,为军
明代对蒙古人为主体的北方等部归附人实行积极的招抚和安置政策,大量蒙古等部人前来归附,政府多将他们安置在明朝本部,但在安置地域上屡有变动。洪武时期经历了由北方沿边、
结合隧洞长、坡度大、TBM连续掘进等施工特点,采用皮带机连续出渣方案,布置支洞固定皮带系统和主洞皮带系统,高效地将刀盘前端渣料输送至洞外中转渣场,以满足开敞式TBM连续出
四川国群食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设计规模为300m3/d,采用水解酸化-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在进水BOD为1 050 mg/L,COD为1 700 mg/L,SS为400 mg/L,NH3-N为75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