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湖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goo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尾松人工林广泛的分布在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作为世界人工林第一大国,马尾松在我国人工林培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马尾松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以及与林分各层次和林龄的生长规律之间的关系,对于人工林的科学经营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为相关科学研究提供实地调查数据和基础资料。本文以青羊湖国家森林公园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对各龄组的乔木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及其碳储量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准确地评价马尾松人工林的碳汇能力和分析马尾松生长因素,为我国南方马尾松人工林科学的经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不同林龄中,幼龄林生物量为27.97 t/hm2,中龄林为54.59 t/hm2,近熟林为91.27 t/hm2,平均为57.94 t/hm2,乔木层生物量为主要成分;从乔木层来看,主干生物量为主要成分,在各个时期的生物量均为主干大于枝、叶、根之和;乔木层和干的生物量与林龄之间成正相关;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生物量与林龄的并没有显著的关系。(2)不同林龄的碳储量中幼龄林为10.31 t/hm2,中龄林为21.17 t/hm2,近熟林为38.38 t/hm2,平均为23.46 t/hm2;碳储量的构成比和生物量类似,乔木层碳密度是林分碳密度的主要构成部分,且与林龄成正相关;土壤层碳储量为24.26 t/hm2,并未与林龄有相关性。青羊湖国家森林公园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高于湖南省平均碳储量(16.31 t/hm2),低于全国平均碳储量(35~39 t/hm2),在将来碳储量增长空间还极大,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幼龄林到中龄林是马尾松人工林生长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增长马尾松人工林的生长力。
其他文献
疏水电荷诱导色谱(hydrophobic charge induction chromatography,HCIC)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色谱。在疏水电荷诱导色谱中,蛋白质在介质表面的吸附是通过接近生理条件下的
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 SI)在显花植物中广泛存在,是植物防止近亲繁殖、保持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机制,自交不亲和信号传导已成为研究植物胞间信号传导的重要模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