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3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zz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维生素D3(vitamin D3,Vit D3)对实验性肝损伤BALB/C小鼠肝功能、肝纤维化、病理形态、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并初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Vit D3高、中、低剂量组。Vit D3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每日给予Vit D3 15μg、7.5μg、lμg腹腔注射,正常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预处理2周。Vit D3预处理一周后,模型组与Vit D3高、中、低剂量组每只小鼠隔日腹腔注射0.1%CCl4橄榄油溶液0.2ml造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同步隔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Cl4给药7日后,全部小鼠经麻醉眼眶采血,分离血清,常规生化方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然后分离肝脏并称重,光镜下观察肝组织HE、Masson及网状纤维染色的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脾脏维生素受体(VDR)m RNA。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ALB/C小鼠肝脏指数和血清ALT、AST、HA、LN、PⅢNP、CⅣ皆显著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Vit D3高、中剂量组的肝脏指数、ALT、AST、HA、LN、PⅢNP、CⅣ均显著性降低(P<0.01)。Vit D3各干预组肝脏HE、Masson、网状纤维染色及超微结构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Vit D3各干预组小鼠血清的25(OH)D3皆显著性增加(P<0.01)。模型组小鼠脾细胞维生素D受体m RNA表达比正常组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Vit D3高剂量和中剂量组维生素D受体m RNA表达均显著性高于模型组(P<0.01);Vit D3高剂量组小鼠脾脏维生素D受体m RNA表达也高于Vit D3低剂量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Vit D3可以改善实验性肝损伤的小鼠肝功能和降低实验性肝损伤的小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Vit D3能有效减轻四氯化碳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提示Vit D3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抗纤维化作用。Vit D3可能通过上调VDR的基因表达对CCl4诱导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才市场空前活跃,各用人单位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真可谓"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因此,招聘渠道的选择成为争夺人才的关键之一。如何在招聘中选择到合适的人
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社会的主流,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摒弃了“数量取胜”的传统信条,缩小军队的数量规模、优化军队结构,提高军队质量,加速军队转型,这成了
实验首次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72名口臭患者呼出气味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按中医辨证把病人分为胃热口臭、胃寒口臭两组,并设41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测试结果表明,3组测试者共
文章以JS宾馆为例探讨其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通过对JS宾馆人力资源成本的定量分析,作者得出以下结论:宾馆人力资源总成本正处于失控状态,与企业经营业绩不匹配;人力资源使用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以下简称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且具很高复发率和死亡率。由于其侵袭性
高三数学复习对很多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都是一大难题。在复习过程中,由于内容复杂、时间紧迫等因素,使学习并没有明显成效。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托尼布赞在1
在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过程中,洞口浅埋段的施工占据重要的地位,其施工的安全直接影响着整个隧道的施工过程。在施工时会遇到洞口浅埋段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这就需要施工人员采
在阻尼摆的力学实验中,由于需测量摆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用通常的方法测量和处理都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讨论了在阻尼摆实验中利用微机进行数据测量和处理
目的:临床观察金骨莲胶囊治疗尪痹(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证的疗效,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性,从而客观的评价金骨莲胶囊治疗尪痹(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痹阻
杨柳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受到历代文人的青睐,成为他们表达某些特定情感的载体。文章重点讨论宋词中杨柳意象所体现的不同审美取向,以及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