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介入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民事诉讼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pty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资产在快速递增的同时,也在快速流失。20世纪80年代,每年流失500亿,90年代以来,每年至少流失800-1000亿①。国有资产流失的局面没有得到控制,迫切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发挥各项检察职能,打击各种侵犯国有资产的犯罪活动,为防止和挽回国有资产流失做出贡献。   本文界定了国有资产的内涵和外延,阐述了国有资产的基本特征与国有资产的功能,分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法律界定及表现形式,以及构成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主客观要件,重点就检察机关对国有资产流失案件提起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论证。   关于检察机关应否有权提起民事诉讼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是研究、探讨检察机关对国有资产流失案件提起民事诉讼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不仅从我国现实国情出发,而且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着手,论证了检察机关就国有资产流失案件提起民事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还对检察机关查办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程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明确提出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具体查办该类案件后,向检察机关移送起诉。检察机关依照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提起公诉,从而启动了民事审判程序,依法追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并由审判机关依法进行判决,从而达到防止和挽回国有资产,加强检察机关对审判机关民事审判监督的目的。
其他文献
1997 年刑法修改后,明确规定了单位可以作为犯罪的主体,使我国刑法完成了从个人一元主体到个人与单位二元主体的刑法嬗变。但刑法中的刑罚制度却没有实现同步地变迁,对单位犯
在知识产权贸易蓬勃发展的今天,知识产权人通过签订许可协议实现其经济利益已经成为实务中最为重要和普遍的方式。但在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中,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的合法垄断性,对被
本文介绍了美国之DMCA,其反规避条款对直接规避行为及其之前的准备行为皆予以处罚,此举等于是替权利人创造了一个新的权利,可以据此来控制使用者或是借此来限制商业上的自由竞争
本文从检索抗辩权的一般理论出发,对检索抗辩权的行使要件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认为对检索抗辩权应进行适当的扩展;检索抗辩权制度牵涉保证人顺序利益相对人、保证人和保证人的
在当今世界的市场经济潮流中,企业集团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流,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多以企业集团的形式出现在世人的面前,影响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企业集团
中国近年来频遭美国337调查,对外贸出口产生了严重影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拟对337条款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知识产权及其保护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
民国时期新疆一直处在不同政权更替的阶段。新疆的税收制度大部分沿袭了清代的税收制度,征收名目繁多,又加上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比较落后,造成与同时期的内地税收制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