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编制小学2-6年级儿童沙盘操作特征及作品分析评估表,旨在规范正常儿童沙盘游戏评估的分析维度,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为筛查工具,从某小学选取125名无心理、行为问题的2-6年级小学生为被试,依照标准化的沙盘游戏实施手册对受试儿童施行沙盘游戏,采用自行研制的沙盘过程观察表收集受试儿童沙盘作品的原始资料,并将研究过程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包括沙盘过程观察记录、沙盘作品图片、艾森克人格特征量表、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导入NVivo8.0软件中,应用扎根理论对原始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关联编码、核心编码,分别获得小学2-6年级正常儿童沙盘的三级、二级、一级评估编码,并进行编码的信效度检验。根据受试儿童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将其划分为心理发展健康组和心理发展落后组,对其在沙盘游戏过程和作品分析中的三级编码的频数进行差异性分析,获得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儿童沙盘游戏的编码特征。 [结果] 1.编码的定性研究结采显示:通过扎根理论编码分析及小组研究讨论获得了47个三级评估编码,17个二级评估编码,3个一级评估编码,关联编码关系类型为“属于”,并对其中的17个二级编码进行了操作性定义。 2.编码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在情绪表达上,心理发展健康组的正性情绪表达率要明显高于心理发展落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类似,统计结果显示,在操作时间、导入方式、与陪伴者交流、自语现象、操作中断、沙具移动或主题修改、完成形式、沙具总数、沙具种类、沙的使用、空间分布、自我概念、认知发展、人际关系、适应性等的三级编码之间心理发展健康组和心理发展落后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3.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三位研究者编码的同意度百分比均高于70%,编码信度高;三角校正法显示,两种原始资料中编码内容相互包含,成员检视法显示,通过反复修订,被试儿童及其家长对编码结果满意,基本没有新的反馈意见,编码表有效性高。信效度检验证明,编码表切实可靠。 [结论] 1.本研究研制出一套由47个三级评估编码,17个二级评估编码,3个一级评估编码构成的小学儿童沙盘游戏过程及作品分析评估表,且其信效度检验符合统计学要求,可作为小学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