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结构、收缩功能或电生理特征发生改变,并导致心房重构、传导异常等相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称为心房心肌病。根据组织病理学表现,心房心肌病分为四种类型,其中纤维化表现是心房心肌病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病理改变。目前有关心房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尚不明确,但心房心肌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对心房心肌病的重视。新近研究发现,MYL4基因突变可导致心房心肌病。心房心肌病与心房颤动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心房颤动和卒中是心房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不良后果。评估心房心肌病目前有效的手段是电解剖标测成像技术、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MR)及相关技术,一些生物标志物如分泌型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也有一定价值。心房心肌病的介入治疗包含不同的射频消融手术方式,如转子和碎裂电位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