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是一种世界上高发病的病症,主要是由于各种突然扭伤或者慢性劳损,拖延不愈所致。目前,慢性软组织疾病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之一,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主要症状表现为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晨起、弯腰或劳累后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活动后略减轻,疼痛可累及臀部及大腿,有时可放射到腹部。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为世界医学界上三大类疑难病之一(癌症、心脑血管病、慢性软组织损伤)。本实验选择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为实验对象,采用针刀松解法治疗并与电针治疗对照的方法,研究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Ⅰ型胶原及相关代谢酶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刀松解法的对局部肌肉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刀组、电针组和针刀+电针组5组,每组6只。后4组采用在左侧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植入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针刀组和电针组分别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双侧“委中”干预,针刀+电针组则同时给予针刀松解法和电针干预。造模后第28天,取左侧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组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方法检测肌肉组织匀浆中Col-I、MMP-1、MMP-2以及TIMP-1、TIMP-2含量的变化。结果1.Ⅰ型胶原的变化造模后,模型兔局部肌肉中Col-I含量较正常组升高,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与正常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与模型组之间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之间(电针组、针刀组、针刀+电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变化造模后,模型兔局部肌肉中MMP-1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二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与正常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较模型组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之间(电针组、针刀组、针刀+电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模型兔局部肌肉中MMP-2含量较正常组明显提高,二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针刀组与正常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针刀+电针组与正常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与模型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之间(电针组、针刀组、针刀+电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变化造模后,模型兔局部肌肉中TIMP-1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二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与正常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较模型组均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之间(电针组、针刀组、针刀+电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模型兔局部肌肉中TIMP-2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二者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针刀组、电针组、针刀+电针组与正常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组、电针组与模型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刀+电针组TIMP-2含量较模型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之间(电针组、针刀组、针刀+电针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松解法可调节模型动物第三腰椎横突局部肌肉组织匀浆中Col-I、MMPs和TIMPs的合成和代谢,对ECM降解和重组之间的动态平衡起到良性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