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v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3年在上海市试点以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以1996年6月27日发布的《合肥市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为低保制度的开端,本文立足于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大背景,结合了合肥市的具体做法来分析利弊: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法,在阅读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了解了我国城市低保的大环境和主要存在的问题,比较了上海、武汉、重庆等较为成功地区的制度经验,并在安徽省2008年以来各年统计年鉴和民政部门、统计局等相关网站上收集到的2008年以来合肥市城镇低保的相关数据,得出合肥市低保制度面对的具体问题。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合肥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所提出的完善对策。本文主要有六大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国外的社会救助研究、国内城市低保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该部分介绍了社会救助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以及有关的理论:贫困理论、生存公平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第三部分,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况。首先从城镇化水平和合肥市的城市贫困状况介绍了合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梳理了合肥市低保的发展历程,将合肥市从1996年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以来的大事件进行了梳理,从合肥市城市低保实现全覆盖和合肥市开始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的政策出发将合肥市低保发展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建立、推广阶段;发展、规范阶段;完善、提高阶段。最后从低保的申请程序、保障对象、退出情况、资金来源和发放标准这五个方面介绍了合肥市低保制度的运行机制现状。第四部分,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试图从低保对象、低保标准、低保资金以及管理体系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合肥市低保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低保对象覆盖率较低、低保对象确定和退出的问题、低保保障标准较低、保障标准的制定及调整机制不完善、低保资金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强、低保管理系统中出现的问题等等。第五部分,其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启示。分别介绍了上海市、武汉市和重庆市的城市低保制度,并从他们的制度中总结出对于合肥市低保制度的启示。第六部分,完善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与建议。在前面理论介绍、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仍然从问题部分的四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对应的完善对策,如完善家计调查和低保退出机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在低保资金支出上的分担比例、加大对于低保资金的财政支出和来源渠道、建立完善的城市低保制定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依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低保管理信息系统等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训练前给予局部肌肉振动治疗对偏瘫患者的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康复组(对照组,n=25)和振动结合常规康复组(观察
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在启程活动阶段由于高速摩擦产生高温,使滑带水突然汽化,产生巨大的水汽压力,并且可能产生水汽垫层.这气垫支持着滑体并产生润滑作用,使作用在滑动面上的有
目的观察应用桑白皮汤治疗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泪液分泌不足型干眼症患者28例52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26眼)和14例(26眼)。治疗组给予
本文主要应用沉积学理论,深入分析了古地貌、浪基面、物源对滩坝砂岩发育与分布的控制作用,针对东营凹陷不同成因类型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建立起陆相断陷湖盆缓坡带各种成因
<正>根据初中二年级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及在教学一线对初二学生所做的观察、分析,初二学生容易产生以下问题:在文化知识学习方面容易产生"两级分化"现象。初二学生由于
<正>朱金平在《军事记者》2007年第3期撰文认为,新媒体时代随着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不可抗拒地到来了!那种无视新媒体对报业强势冲击的人,是鸵鸟将脑袋埋在沙漠里,
研究了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人工刺槐水源保护林水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大气降水化学元素含量不同,在观测时段内6月份化学元素含量最高,所测定元素加权平均值之和为12.001mg/
<正> 磺胺药是化学合成的一类重要的抗感染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性能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生产不需要粮食原料,对四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利用纸片扩散法将国产(SD),磺胺甲基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