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基质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小鼠呼吸道感染的保护作用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m3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传染病中,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传染疾病之一。并且呼吸道感染是传染病的死亡和发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免疫力低下的高危人群中。近年来,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显著增加,成为了导致社区获得性革兰氏阴性菌肺炎的第二大常见病原体,仅次于克雷伯菌。所以,寻找新的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并且不引起其耐药性的治疗方法,是迫切需要的。
  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确定从猪膀胱中提取的细胞外基质(ECM),特别是尿膀胱基质(UBM,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被命名为NLD),是否可以在肺损伤的情况下起到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我们首先检测了NLD在体外抗生物膜活性,是否能预防革兰氏阴性菌(GNB)大肠杆菌形成生物膜。随后,5只健康纯种雌性6周龄小鼠,通过I.T给药方式,注射E.coli和NLD(实验组);5只健康纯种雌性6周龄小鼠,注射E.coli和PBS(对照组)。通过对小鼠肺部细菌培养,探究UBM是否对大肠杆菌诱导的呼吸道感染有保护作用。随后,我们选取了几种与炎症相关的基因和上皮细胞分泌相关的基因,进行Q-PCR检测。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的给药浓度及不同的给药次数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后的差异情况。最后,研究了NLD对耐碳青霉烯类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结果我们的结果表明,UBM的消化形式可以防止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此外,在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小鼠肺炎模型中,外源NLD对宿主有保护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感染了大肠杆菌后,经过NLD处理的小鼠,肺部的细菌明显减少。经过NLD处理后的Fox-j1基因与对照组的基因表达相比,基因表达量升高,但Muc5ac和Ccsp的基因表达量降低;除了Il-10,其他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同时,不同的给药浓度,使NLD对宿主的保护程度不同,且不同的给药次数,对宿主的保护程度也不同。有意义的是,NLD对耐碳青霉烯类大肠杆菌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结论本实验使用野生型FVB/NJ小鼠制作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的肺炎模型,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体外实验中,NLD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在体内实验中,NLD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
  3.经过NLD处理后,与上皮细胞有关的基因中,Fox-j1基因表达量升高,Muc5ac和Ccsp基因表达量降低;与炎症相关的基因中,Il-10的基因表达量降低,其他基因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
  4.多次给药比单次给药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更具有抑制作用。
  NLD对耐碳青霉烯类大肠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水稻(Oryza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一半以上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和热量来源,同时,水稻也是典型的禾本科作物研究的模式植物[1]。研究发现水稻籽粒中60%-100%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灌浆期的光合作用,故光合性能强弱与否是影响叶片光合碳同化能力的重要因素[2]。水稻光合作用的强度除了受自身因素(叶绿素含量、光合酶活性等)影响之外,还受一些非生物环境因子如水分、CO_2浓
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当前育种利用的材料集中在少数种质上,所以选育出的具突破性的品种少。对杂交亲本做出客观综合评价,是辣椒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辣椒育种工作者多根据种质田间表现型和地理差异进行选配杂交亲本,存在盲目性,应用SRAP分子标记和表型数据对辣椒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进行研究,可为辣椒亲本选配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51份辣椒自交系为供试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SRAP扩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NHL)是临床最常见的感觉障碍,是由毛细胞及相连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受损引发的。在哺乳动物出生后,毛细胞的损伤或丢失是永久性的,因为内耳耳蜗内没有毛细胞的再生发生。近年来,干细胞替代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给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治疗和康复带来曙光。然而,成功再生毛细胞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如何获得足够的细胞源、如何提高毛细胞分化效率、
动物羽毛和皮毛等被作为废弃物丢弃,既造成环境污染,又会危害人类健康。角蛋白在羽毛中占了很大比例,适当处理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有很大用途,如在农业饲料、化妆品原料等的应用。采用微生物的方法降解角蛋白,既能减少了蛋白质变性与氨基酸的损失,又能提高了羽毛粉利用率,使羽毛粉的营养价值显著提高,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更高,又会产生更多的副产品。  目前人们对羽毛角蛋白这种资源的研究多集中在角蛋白降解菌的分离鉴定、角
宏蛋白质组学是对特定时间点环境微生物整体蛋白质组成成份的大规模特征性描述。与宏基因组学相比,宏蛋白质组学可以系统地描绘微生物功能的动态变化。口腔是人类微生物组计划重点关注的五大人体部位(肠道、口腔、皮肤、鼻腔和泌尿生殖道)之一。口腔微生态的失衡不仅可诱发多种口腔疾病,还与肿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早产等全身疾病紧密相关,对人类健康影响重大。因此,利用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口腔微生物的
学位
腺苷酸环化酶 3(AC3)基因突变引起的肥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单基因肥胖疾病。尽管大量的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证明,人类AC3上存在多个与肥胖相关的SNP,但这些SNP位点是否对AC3的表达及功能有所贡献尚未探明。CRISPR/Cas9技术可以进行单碱基编辑,因此本文在对人类AC3基因肥胖相关SNP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以293T细胞为主要实验材料,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AC
随着人类活动影响,景观变化往往会影响物种栖息地斑块数量和面积,从而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阻力,致使物种的生存高度依赖栖息地各斑块之间的连接度。在现今的景观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中,多依据虚拟物种进行研究,即假设不同的距离阈值来模拟不同物种的扩散能力。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景观整体和类型变化、及其对真实多物种栖息地斑块连接度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以河南省巩义市黄河中游农业区
学位
黄姜(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学名为盾叶薯蓣,是我国特有的药用植物资源。黄姜主要用于生产黄姜皂素,黄姜皂素可用于合成数百种甾体激素类药物,被誉为“药用黄金”。黄姜皂素以黄姜皂苷的形式存在于黄姜根状茎中,黄姜皂苷是在黄姜皂素的C3和C26位连接有糖基的两亲性化合物,工业上通常将黄姜水悬液中所有组分一起酸解来生产黄姜皂素,存在“污染大、收率低、成本高”等瓶颈
学位
作为经典的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被广泛用于解析神经回路和相关基因调节行为发生的生物学机制。在自由运动过程中,线虫在大部分时间里保持向前运动,并伴随着少数随机发生的向后运动。已有研究发现参与起始向后运动的神经元是线虫改变运动方向和产生躲避行为所必需的,但是调控线虫向后运动的神经回路还存在很多盲区亟待探索。  现有的研究表明,AVA、AVE、AVD中间神经元在起始向后运动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使用激
学位
[db: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