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改制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在经历了若干的尝试以后,进入了民营化改制的阶段。本文在归纳总结前人所作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公平与效率争论的聚焦点——职工持股问题,尝试着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观点与看法。 文章的第一部分,回顾了国有中小企业的改革历程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国内对民营化问题的研究有共识也有分歧,达成的共识主要是竞争性领域应实行民营化改制以及改制应该兼顾公平与效率,分歧主要在于公平与效率怎样实现?这又进一步聚焦在普通职工属不属于人力资本,普通职工应否持股(拥有企业所有权)的问题上?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相关探讨。 第二部分,结合公开的统计数据和笔者的问卷调查,对国有中小企业的民营化改制现状进行了描述,得出了几个基本特征:(一) 民营化改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 改制信息披露不规范;(三) 内部人收购比例较大;(四) 富余人员安置难度比较大;(五) 普通职工对改制后状况的满意度较经理层和中层干部低;(六) 普通职工对本企业发展前景普遍持良好愿望;(七) 普通职工最关心的问题是工资、奖金与福利保障;(八) 普通职工无法对公司的运营情况进行有效了解与监督。 第三部分,对改制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及职工持股偏好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普通职工持股是否能实现效率与公平进行了探讨,认为职工持股既不能实现效率,也不能保证公平公正,进而提出了“收支两条线”的改制操作思路。 第四部分,改制如果不实行职工持股,那么带来的相关问题是历史欠账如何归还以及未来的就业如何保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一,培育劳动力市场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发展劳动力容纳量大的第三产业,增加劳动就业岗位;第三,探讨了国有资产收购如何解决资金问题;第四,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管理。 最后,提出文章的结论:普通职工持股不是目前条件下,改制的最佳方式。因为它既不能保证公平的实现,也不能保证效率的实现。
其他文献
自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确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追求经济利润之余,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慈善捐赠提上了企业发展日程。尤其是自汶川地震以来,很多公司在捐赠中有着出色的表现,表现出极大的慈善捐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但慈善捐赠是企业自愿地无偿捐助资源的活动,其实是一种资产处分行为,通过对企业融资现状的研究和调查也发现,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约束现象,企业进行慈善捐赠无疑会加重企业负担。企业进行慈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营金融服务机构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民营控股和民营化成为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主流,这不仅弥补了国有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市场缺失,同时也为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与此同时,民营金融机构也存在着诸如信用层次低、战略定位不清晰、人才储备机制不完善、组织管理不健全等问题,进而需要加强市场机制调节和政府监管,而对于民营金融机构而言则更需要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同时伴随着非效率投资问题的出现。在现实非完全理性和信息非充分的资本市场中,内部现金流
目的:探讨护理指导对于提高CT检查中陪检者放射防护效果.方法:在本院范围内,以2019年1月-2020年2月为时间节点,选取CT检查中的陪检者90名,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
高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其主导技术或核心产品的成功往往能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具有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增
气温持续回升,很多人选择户外赏花游玩,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更要避免悲剧的发生.下面分享两个病例.这两个病例都是我亲身经历,结局是一死一活.这两个病人在垂死一刻完全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