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语文教学观下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_te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语文”是一个很早就提出来的概念,大语文的提出者张孝纯先生致力于将学生的语文知识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然而,历年来,对于大语文的研究虽多如牛毛,但实际情况却是理论居多,表面上理论不断创新,在实际的操作中,人们仍然固守着以往的教学方式,“一言堂”、“满堂灌”等形式比比皆是,教师永远是教室的主角,教师讲,学生听,已经成为了传统课堂的标志,当今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不时有改革的呼声,但整体上还处于被动状态,教师讲解的过程是被动的,课文的程序也是被动的,学生一套又一套地做习题也是被动的,最后被动地接受考试,整个过程都是处于一个被固定好的程式中。学生则每天被动地接受一个个知识点,死记硬背,最后导致消化不良,学生教师叫苦连天。这样的课堂不仅无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还是对学生智力的摧残。过度的死记硬背只会压抑学生的大脑。语文课堂不是纯技术的训练,学生也不是上战场之前的练兵。当然我并不是反对教师讲,这里只是秉承适度和创新的原则,在实际的课堂中探索一种更好的贯彻“大语文”的方式,本文拟通过研究当前语文教育观的演变,以及大语文的教学现状,设计出一种更适合大语文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达到素质教育。本文拟分为五部分来论述大语文教育,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论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教学观的发展过程及反思,其中语文教学观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时期,文中会具体介绍。第二部分就进入主题,主要论述了大语文教学观的内涵及内容的构成,大语文教学观的内涵主要突出的是其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新课改以来,大语文的内涵又有了新的拓展,并且呈现出生活化、立体化、实践性的特点。接下来论述了大语文的教学现状及其理论基础,研究大语文的教学现状是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为论文的研究也找准了方向,以便更好地设计研究目标,而理论基础的研究则为本论文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第四部分与第五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其中第四部分论述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三个维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结构,和课堂教学实施策略的内容,虽然是理论上的,但也是结合了我的实践体会。将“大语文”放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将“大语文”的理念与三维目标相结合,并且从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实施策略的结构,这一章的最后一节是从目前的几个热点话题如“民主和科学”、“课堂氛围”等来阐述课堂教学策略应该注意的方面,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大语文教学观的实践,以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为例,因为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时语文课堂中最重要的两种教学模式。最后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设计进行了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实施过程,并附有自己的教学实录,虽然不是很成熟,但毕竟是自己的探索,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本文的重点章节是后面的两个章节。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俯卧位并发症预防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循证护理方法用于81例神经外科手术俯卧位中常见并发症预防的护理中,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抗战时期,我国外交学研究机构得以组建,专业期刊杂志纷纷创办,还出现了许多享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抗战时期中国的外交学研究,既推动了中国外交学的发展,也促使中国人的外
开展城乡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有利于电网规划和城镇规划的衔接,使电网建设能有序发展,避免建设反复和投资浪费,同时有助于变电所用地和电力通道得到规划的控制和保护。总结分析台州
目的讨论并鉴别克拉屈滨引起的少见的不良反应—药物性肝损伤(DILI),提高克拉屈滨治疗儿童难治性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1岁5月男性
<正>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编辑部约稿,出的题目是"现实主义:新背景、新问题、新趋势",一连三个"新"字,可谓以"新"为纲。所以我就来谈谈国际政治中的"新"与"旧"。在
水利信息化管理中涉及的信息数据来源广泛,GIS技术是处理多源海量空间数据的新兴技术。论文主要介绍了水利信息化管理与GIS技术的特点,以及应用GIS技术的优势,重点说明了GIS
目的分析小儿哮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其与PBMCs培养上清中IL-6和TNFα浓度的相关性,探讨TLR4在小儿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哮喘患
锑矿是中国的优势矿产之一,主要用于阻燃剂、铅酸蓄电池等领域且目前在阻燃剂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近年来中国锑资源需求日益增长,但也面临着矿山开采过度、走私泛滥、资源消
晚清陕西水旱灾害频繁,给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本文在拓宽史料来源的基础上,对晚清陕西水旱灾害重新做了统计,得出了新的结论。同时,晚清时期社会应灾机制出现重大变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