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的有意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社会性学习技术》课程中的行动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liang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Web2.0的有意义学习环境是以Web2.0为理念指导和技术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的过程的学习环境。它鼓励学习者基于一定的学习意图,运用技术工具通过内外对话(学习者与自己对话:创作;学习者与外界对话:交流共享)和反思最终实现知识建构并学会如何学习。它对于促进学习者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意义建构并成长为更有能力的学习者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在《社会性学习技术》这门课程中通过行动研究的方式为学习者有效地创设该种学习环境是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实践中问题分析、文献调研与理论建构、行动研究与效果评价、总结与论文撰写。结合本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综合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调研法和专家Delphi法明确了研究的问题,分析了基于Web2.0的有意义学习环境设计的组成要素,构建了基于Web2.0的有意义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框架,并开发了既是效果评价工具又是设计指导的评价量表。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参与并跟踪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2007年秋和2009年春选修课程《社会性学习技术》中教师的教学和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观察分析在前期设计框架和评价量表的指导下师生在三轮行动研究中的行为及创作作品,并分析师生的反思记录和学习感言等来检验、完善前期设计,总结设计经验。   通过研究发现:(1)基于明确意图的合作共创是实践“从做中学”的有效方式,Web2.0为合作共创和交流共享提供了理念上的指导和技术上的支持;(2)学习者的意图和主动性需要教师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结合学习者的背景和需求挖掘,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加以引导;让学习者了解课程学习对于学习者的意义能够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意图、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创作过程中与学习者一起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参与热情;师生“反思”是有意义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3)基于同一学习内容的跨文化合作和交流具有一定可行性,欲使其效果最大化而不流于形式有赖于双方充分的沟通和准备,且自始至终教师作为“脚手架”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本研究以全日制普通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学业不良和学业优良两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学业不良学生为中心,以学业优良学生为参照,以课堂行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力图探求学业不良学生
有关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在经济社会中,收入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三个子研究,分别从纵向的时间、横向的空间以及鉴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家庭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深入,农民工问题日益凸现。在教育领域,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正越来越受到关注。农民工对于子女的教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子女受教育的可能性和
期刊
期刊
随着“小政府大社会”的口号提出,社区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社区工作者肩上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前人研究表明,社会工作者是工作倦怠的易感群体,这与他们助人的工作性质
情商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其的研究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越来越凸现出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纵览最近十年,国内外有关情商问题的研究成
各界群众之所以翘首以待党的十七大,是因为他们期待,这次大会所作出的重要决定,能充分体现群众的发展要求,充分回应群众的新期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党代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
现在汽车市场的车型数量像雨后春笋般地增长,各种安全技术也是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雾里看花。从上期起,我们推出系列文章,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广大读者全面、系统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