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和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日益提高,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也不断增加,我国已连续多年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FDI流入国,并且位居发展中国家引进FDI数量的第一位。理论上,FDI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各国纷纷采取各项优惠政策吸引FDI的流入。关于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发生作用:一方面是资本积累效应,通过提高投资转化率,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是通过FDI的技术外溢效应,间接促进经济增长。而技术溢出作用的发挥则有赖于东道国的吸收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将金融市场因素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考虑,探讨不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对FDI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回顾关于FDI和经济增长的理论,然后加入金融市场发展因素,探讨金融市场因素的作用渠道,并对过去学者的文献成果进行较为详实的综述,为本文接下来运用中国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做好准备工作,避免重复性劳动。本文的实证分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美两国的比较分析。众所周知,美国的金融市场非常发达,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其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很多地方还有待完善和健全,利用这样两个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本为利用1980-2008年的中美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确实能够促进FDI溢出效应的发挥,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还未能在FDI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显著作用。第二层次是中国东、中、西部的比较分析。虽然我国引进FDI的数量总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域不平衡性,而且,东、中、西部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基于上述考虑,利用1986-2008年的省际数据建立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比较。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由于金融市场相对完善,有利于FDI溢出效应的吸收,最终对经济增长发挥正效应,而中西部地区金融市场的作用不显著,对内资的依赖很强。总体上,FDI的资本积累效应明显,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我国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最后,本文根据这两个层次的实证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