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证券公司“走出去”战略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由于国内证券公司实力不强,很少关注海外拓展的问题,关于国内证券公司海外拓展战略的系统研究也很少。本文希望扭转认为国内证券公司没有能力“走出去”的这种判断,提高国内证券公司的国际观,重视海外市场拓展。   文章首先以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对国内与欧美整体证券行业及各自的领先公司进行了比较,发现差距在明显缩小;然后描述了金融海啸对国际金融市场格局的巨大影响,欧美投行与国内证券公司实力发生明显的此消彼涨,令国内证券公司“走出去”拓展海外业务不仅不再遥不可及,而且近在眼前。文章然后分别从成本一效益角度和国际竞争力两方面分析了国内证券公司“走出去”的可能性,重点运用波特的“钻石体系”,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会”和“政府”等6个方面论证详细论述国内证券公司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在得到肯定的结论后,文章接着分析了“走出去”过程中的各种主要障碍,详细介绍了香港和美国对证券公司的准入条件。文章最后结合G证券公司的海外发展战略给出了国内证券公司“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建议,包括建立适合国际证券行业特点的组织和企业文化以为“走出去”的基础,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分步走的战略安排,以香港为基地,逐步到澳大利亚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采用新设和兼并收购相结合的设立方式,以学习和吸引人才为重要目的等。   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建设主要学习欧美的经验,而欧美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十分成功,故本文参考和引用了一些美国研究者对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成果。文章还结合了作者直接参与国内证券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的实践经验、数据积累、对行业的认识和判断,因而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中国少儿教育产业有了较大的市场规模和较强的盈利能力,但因为中国少儿教育产业刚刚起步,进入门槛低,造成了许多少儿教育机构在企业发展
学位
自2005年中国报业发展进入“拐点”之后,关于报业战略转型的探讨就一直没有停息。尤其2009年是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主题年,困扰中国报业多年的体制难题有望获得实质性解决。报
学位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用户之间的时空距离在不断缩短,消费者的需求瞬息万变,企业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完全依靠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