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下垂控制的微电网自同步逆变器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电网逆变器并网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微电网逆变器的控制方式主要有单模式控制方式和双模式控制方式。单模式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微电网并网和非计划离网的无缝切换,避免了双模式控制方式可能带来的模式切换失败的风险。传统的下垂控制能够实现单模式控制,但是由于下垂控制在孤岛运行时输出电压幅值、频率与额定值存在偏差,此时不允许直接并网操作,需要采用锁相环技术进行准同期控制。针对传统下垂控制存在的不足,本文在传统下垂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下垂自同步控制方法,能够使系统频率保持恒定,无需锁相环准同期控制过程可直接进行并网操作,完全实现“即插即用”。首先,本文介绍了不同坐标系下的下垂控制方法的实现,分析和比较三环下垂控制和单环下垂控制的特点,对逆变器准同期并网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其次,对本文所提出的自同步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并运用小信号分析法建立微电网逆变器在并网和离网模型下的小信号模型,根据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画出系统的根轨迹图,并对系统的特征根轨迹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系统的主要控制参数,为选择系统控制参数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反步控制法对非线性辅助电压控制器进行设计,使得系统在并网和离网过程中能够平滑过渡,同时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选择仿真系统的主回路及控制器相关参数,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对系统在独立、并联孤岛、并网、非计划性离网模式下运行以及负载突变等情况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自同步控制方法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自同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搭建了以DSP F2812为控制核心的实验平台,对整个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进行设计,使用C语言编写控制系统的软件程序。从系统实际运行时的数据和实验波形来看,所提出的自同步控制方法达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高速电气化铁路中电力机车的运行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需要电气化铁路的相关技术不断提高。电力机车运行中受流性能的好坏决定了电力机车能否安全可
本论文是在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重庆城区供电局合作研究的课题——《重庆城区配电网络闭环换电的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其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数据,对城区10kV配电网的闭环换
论文来源于航天预研项目—Ka天线伺服系统。在文中,阐述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双自由度天线伺服系统,研究了双自由度伺服系统工作原理、设计技术以及工程实际问题。 在论文中分析了该天线伺服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设计了数字式控制电路以及控制程序。该系统基于80C31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采用了混合式稀土永磁步进电机为执行部件,并以双通道旋转变压器为天线位置传感器。由于采用了合理的控制策略,使得系统运行平稳、控
在现代船舶电站中,其电力来源最为常见的是柴油发电机组。随着柴油机技术的更新与进步,船舶的吨位越来越大以及船舶大功率负载的不断增多,对船舶电网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也
新能源及负荷的波动将引起系统潮流的变化,而系统潮流变化的特征直接影响着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潮流均衡度作为衡量系统潮流变化的一项重要特征,为基于潮流分析的电网安全运行
近年来,一种基于电力配电网络的双向工频通信技术在国外得到了长足发展,该技术使得成本更加低廉,能够实现跨台区通信,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而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把该技
  风能和太阳能在近期内是最有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本文针对采用电流型PWM整流器实现并网方案中关键部分——电流型PWM整流器——进行了研究实验。该方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