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道是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交通工程学等多学科综合规划的产物,在城市中联接各个旅游景点、工业园区、城市社区及学校等,并可作为通勤者的交通通道,具有慢行交通功能。绿道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为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户外活动和出行空间,提升绿色出行吸引力,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小汽车数量日趋增加,交通拥堵不断加剧的现代生活中,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成为宜居城市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慢行交通所代表的健康低碳生活方式已是一种潮流。绿道作为集景观、休闲和慢行交通功能为一体的绿色交通,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在全球掀起一阵绿道研究热潮,并大力开展了绿道建设工程。但目前为止,针对绿道的相关研究多偏向于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学和城市规划学等领域,而对于绿道在交通领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绿道断面及宽度设计和绿道驿站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乎绿道作为慢行交通的服务质量,绿道宽度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绿道骑行者的舒适性体验,是绿道使用者是否再次选择骑行该绿道的重要因素。同时,合理的绿道宽度设计不仅可节约土地资源,亦是维持绿道主体功能发挥其效用的有效载体。绿道驿站是绿道使用者中途进行补给、休息、换乘的主要场所,其位置设置的合理性是吸引更多游客使用公共交通进入绿道的重要因素。本选题拟针对断面及宽度设计和绿道驿站选址展开深入研究,以填补相关研究空白。本文首先通过阅读国内外学者对绿道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绿道的定义、分类、功能、组成及建设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影响绿道宽度设计及驿站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取。针对影响绿道宽度及绿道驿站选址的因素进行网络调查,利用问卷调查结果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总结分析绿道交通流特性,人流及自行车流特性对道路宽度的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绿道的慢行道适宜形式及骑行所需安全宽度,结合各主体功能类型绿道横断面进行分类设计,最终得到各类型绿道宽度设计。其次,结合问卷调查中使用者对绿道驿站影响因素重要度打分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影响权重值,建立对候选驿站的评价决策模型,选出最优方案的驿站建设点。文章最后提出了研究的不足及展望,运用更多方法实现科学化的绿道交通设计。笔者希望本研究能为将要开展或者已经开展绿道建设运动的城市提供少许有效的资料和优化设计借鉴。城市绿道交通网络的建设实施将使得人们在未来生活中能骑着自行车,散着步漫游在城市的大小公园、历史人文景点、河滨沿岸及自然风景区。而连接居民社区、公共交通站点、学校等的城市综合型通勤绿道也将为居民提供舒适高效的骑车通勤及换乘体验,提高绿色交通出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