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旱作枣园细根分布格局及其土壤水分生态效应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n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枣林是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林,兼具生产和服务功能,截至到2010年,仅黄土高原榆林地区已有红枣林面积达6.67万hm2。土壤水分一直是限制当地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子,准确探明红枣林土壤水分动态、耗水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水分生态效应对于红枣林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细根是红枣林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红枣林细根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其吸收利用土壤资源的能力,是影响其生产力及稳定性高低的重要因素。红枣林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幼年期、初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期四个年龄阶段,在各个阶段细根具有不同的分布格局,同样对土壤水分亏缺状况的响应程度和反馈方式也存在差异性。针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工程能否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以及当地干旱缺水的客观事实,以陕北退耕还林后形成的不同树龄旱作红枣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定位监测、调查取样、数理统计和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红枣林土壤水分动态、红枣林细根空间分布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红枣林蒸腾及蒸散发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并利用HYDRUS-1D模型分析了红枣林土壤水分的参数敏感性和根系经验分布函数的适用性,以提高HYDRUS-1D模型红枣林土壤水分模拟效率和精度。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1)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研究表明:深层土壤含水量随红枣林树龄增加,呈减少趋势。2014平水年红枣林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干旱年红枣林土壤水分随生育期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各树龄红枣林0~0.6 m土层土壤水分波动较大;0.6~1.8 m土层干旱年时形成季节性低湿层(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率60%);1.8~3.0 m土层土壤水分呈常年低湿状态。持续干旱条件下,前期(雨后7天)2龄、6龄红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率显著高于10龄、15龄红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率,后期(雨后18天)2龄、6龄红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率增速缓和,而10龄、15龄红枣林土壤水分损失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综上建议干旱年时红枣林在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因增加水分管理措施以有效降低枣树自身奢侈性耗水和非生产性耗水,实现红枣林可持续发展。(2)旱作红枣林细根研究表明:随着红枣林树龄增大,细根根长密度增加,比根长减小;2龄枣树细根主要分布于径向1.5 m以内和垂向1.6 m以上,10龄、15龄枣树细根分布超过径向1.5 m和垂向3 m以上,并在株间形成根系高密度区,6龄枣树细根径向分布范围大于2龄,垂向分布与10龄和15龄接近;不同树龄枣林细根根长密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且主要集中在0~0.6 m土层中;随着树龄增加,细根根长密度径向分布无差异(10龄和15龄)。不同树龄枣树径向0.5 m处土壤水分均值和1.5 m处土壤水分均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离树干越远,土壤含水量越高。各树龄红枣林细根根长密度(不包括2龄)、比根长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线性相关(p<0.05),前者斜率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后者斜率随树龄增加而减少。(3)旱作红枣林蒸腾耗水规律与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研究表明:枣树液流速率日间呈单峰型变化趋势,阴天液流速率整体均低于晴天时液流速率,且液流速率呈不规则波动。枣树生育期蒸腾变化大致可分为:萌芽展叶期缓慢增加、开花坐果期迅速增加、果实膨大期高耗水阶段和果实成熟期蒸腾回落阶段;受降雨量影响,平水年生育期红枣林蒸腾耗水量显著高于干旱年蒸腾耗水量(p<0.05),表明土壤水分增加促进枣树蒸腾,土壤水分亏缺抑制枣树蒸腾。枣树蒸腾量和株间蒸发量占红枣林总耗水量比例随生育期进行呈不规则变化。平水年生育期内降雨量满足10龄红枣林耗水需求,但干旱年土壤水分亏缺现象严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10龄红枣林生长发育。平水年红枣林生育期耗水量随树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干旱年6龄以上红枣林耗水量随树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如何将耗水量控制在生育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线(360.1 mm)以下是旱作红枣林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降雨少、雨量小的萌芽展叶期和开花坐果期,红枣林主要吸收利用中层和深层土壤水(0.6~2.0 m),在降雨充沛的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主要吸收利用根系密集层土壤水(0.2~0.6 m),整个生育期内对表层土壤水(0~0.2m)的使用较少,因此提高0.2~0.6 m土层土壤含水量是当前旱作红枣林水分管理重点。红枣林内外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旱作红枣林在持续干旱情况下主要对1.4 m以下土层土壤水分产生影响。(4)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旱作枣园30~50 cm土层水分易受土壤水分运动参数、气象参数和枣树生长指标影响;表层10 cm处土壤水分主要受表层土壤饱和含水量、孔径指数、土壤饱和导水率和降雨量影响;深层土壤水分(90 cm土层)主要受气温、总光照辐射通量、叶面积指数、根系深度、树高等影响影响。线性根系分布函数可近似反映红枣林根系实际分布情况,且参数简单易获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HYDRUS-1D模型对6龄、10龄、15龄红枣林各土层含水量模拟值和实测值均方根误差RMSE处于0.05~0.016,相对误差RE均在0.05以下,决定系数R2均在0.6以上,说明Hydrus对不同树龄旱作红枣林土壤水分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
其他文献
附子、川乌、草乌、天雄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皆具辛温有毒之性。由于生长环境有人工栽培或野生之异,使用部位不同,功效差别较大,要注意区别。附子温肾阳益火,治亡阳、心脾
转型背景下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凸显了城乡融合研究的重要战略意义。中国福利场域长期存在鲜明的城乡二元格局,而福利三角视野下的城乡社会保障衔接建构了国家—市场—社会三者
暑热症好发于暑夏,病程缠绵持久,且易多年复发。长久性的发烧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同时给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由于病因不明,西医主要采取针对性和辅助性治疗,没有有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冠状动胁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
壮族天琴艺术自2007年被列入广西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目,至今,各机构各部门大力打造壮族天琴艺术,民间民俗音乐的发展也不断丰富天琴音乐文化,地方旅游经济
目的 评价热敏灸配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58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治疗。对比2组
[摘要]目的:探讨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液沉渣检查对尿路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我院尿路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尿干化学分析法,实验组尿液沉渣检查法分析,观察检测结果。结果:采用镜下检查准确率为81.7%,其次为计数检查(WBC)诊断准确率为75.3%,亚硝酸盐(NIT)检查诊断正确率为71.5%,计数检查(WBC)或亚硝酸盐(NIT)准确率为76.9%。结论:在大规模尿路感染检查时,
《草原歌声》收录了大量原创的草原歌曲,其中以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创作歌曲为主,其收录的作品总量庞大,为草原歌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以2005年之后《草原歌声》
目的:探究与分析3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法:选取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3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采用氯氮平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3例
阳原县竹林寺音乐是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北方的吹打音乐,从明代传承至今。本文对现存的音乐曲谱进行了音乐分析与研究,观察出该音乐文献中多种类型的音乐